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文

土文

我国土族使用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设计于1979年,经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呈报青海省人民政府审批。198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把土族文字方案“作为试验方案,先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慎重推行。”并获得国家民委批准。为了积极而慎重地推广土文,并进一步完善土文方案,青海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特邀有关专家于1987年12月7日至9日在青海省驻京办事处召开了土族文字方案研讨会。会议认为,八年来在互助县试行的实践表明,土文在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扫盲进程、传播科学知识、提高民族素质和学习汉语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土文方案字母的设计充分表达了土族语语音的特点,并在读音上做到了同汉语拼音方案尽量取得一致,其科学性、实用性较强,符合国务院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是切实可行的。与会者对个别语音的表达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科学探讨,对于今后进一步完善正字法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土文方案采用了26个拉丁字母,与汉语拼音方案一致。这种一致性,对于利用汉语拼音方案的一切现成技术设备,对于土族和汉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土文正字法的基本原则是语言学原则。但是,在词干接附加成分或与某些助词结合中出现的一些连音变化则按形态学原则处理,以保护它们各自的原来的语音面貌。在个别情况下,为照顾其它地区,也有按历史上的语音形式书写的情况。土文方案以互助方言的东沟音作为标准音参考点。所谓“标准音参考点”有两层意思,一是以东沟大庄语音为拼写的依据,二是又不一定完全依它,在可能范围内照顾其它地方,其中包括土族语另一主要方言——民和方言。互助方言和民和方言是土族语的主要使用地区。事实上,以互助方言为拼写依据的土文,只要再增加表示民和方言特有的小舌送气清塞音的字母(即用双字母kh)就可以了。至于词的语音形式,根据目前情况不能强求一致,允许民和方言按自己读音去拼写。

猜你喜欢

  • 吐奴傀

    古代北方民族柔然第三代首领。约为4世纪初人。东胡后裔,郁久闾氏。※车鹿会子。父卒,继领柔然部众,仍役属于鲜卑拓跋部,分冬夏游牧狩猎于漠南、漠北,岁贡马匹兽皮。卒后其子跋提继立。

  • 阿哈达

    清朝武官。满洲镶蓝旗人。初任佐领。康熙十三年(1674),从征叛藩吴三桂,由陕西进军四川,至朝天关,同前锋统领穆占败石存礼军。十四年,败吴之茂、王屏藩等四路来犯之军。十七年(1678),论功授拜他拉布

  • 索南查巴

    1478—1554明代藏传佛教僧人、学者。又称泽塘巴夏孜班钦索南查巴。藏族。随钦波索南扎西出家,法名索南查巴。先后在桑浦尼玛塘及色拉杰求学,多为显教。后从上密院多吉强曲甸洛垂巴学密法,取得格西学位。学

  • 沟主

    亦称布主。壮语音译,意为“主户”、“主人”。唐宋时邕州羁縻州地区土民对土官的总称,包括知州、权州、监州、知县、知峒、同发遣、权发遣等。因拥有辖区内全部土地、山林、河流及土民,故称。土民依附在“沟主”的

  • 五措六寺

    西藏墨脱县门巴族对原※墨脱宗行政区划和著名寺院的俗称。五措即东布措、荷扎措、背崩措、萨嘎措和达岗措。六寺即仁钦崩寺、罗邦寺、马崩寺、巴尔滚寺、格林寺和得儿工寺。

  • 大象

    北周静帝宇文衍(后改名阐)年号。579—580年,凡两年。

  • 农桑衣食撮要

    书名。元代畏兀儿农学家※鲁明善撰。2卷。明善本名铁柱。大司徒迦鲁纳答思子,以父名为氏。曾任靖州路、安丰路达鲁花赤。延祐元年(1314),出任安丰肃政廉访使,兼劝农事。任内,察视江淮地区农情,研讨诸农书

  • 郑买嗣

    860—909唐末五代初云南大长和国第一代国王。又名郑昶。南诏清平官郑回(汉族)七世孙,因世居南诏为官,融入白蛮(白族先民)。南诏王隆舜(877—897年在位)时,因献“龙珠”功,被封为“健士”(见《

  • 伊逊河卫

    见“也速卫”(141页)。

  • 拉祜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拉祜普”、“拉祜纳”、“拉祜西”。清代汉文史籍称“倮黑”,解放后统称“拉祜”。人口411476 (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思茅、临沧地区,其中50%聚居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