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斡耳朵
“斡耳朵”意为“宫帐”、“帐殿”。指元太祖、世祖所建后妃的四斡耳朵。成吉思汗大斡耳朵居孛儿台皇后等8后妃;第二斡耳朵居忽兰等8后妃。第三斡耳朵居也速等10后妃;第四斡耳朵居也速干等12后妃。世祖忽必烈大斡耳朵居帖古伦大皇后;第二斡耳朵居察必、南必皇后;第三斡耳朵居塔剌海等2后妃;第四斡耳朵居伯要兀真等2后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封皇孙甘麻剌为晋王,统领太祖四大斡耳朵,建内史府掌其事。
“斡耳朵”意为“宫帐”、“帐殿”。指元太祖、世祖所建后妃的四斡耳朵。成吉思汗大斡耳朵居孛儿台皇后等8后妃;第二斡耳朵居忽兰等8后妃。第三斡耳朵居也速等10后妃;第四斡耳朵居也速干等12后妃。世祖忽必烈大斡耳朵居帖古伦大皇后;第二斡耳朵居察必、南必皇后;第三斡耳朵居塔剌海等2后妃;第四斡耳朵居伯要兀真等2后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封皇孙甘麻剌为晋王,统领太祖四大斡耳朵,建内史府掌其事。
?—前60西汉大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汉右将军苏建子。武帝时,初为郎,后稍迁至移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及将返回,昆邪王姊子缑王等谋杀丁零王卫律、劫单于
见“爱育黎拔力八达”(1899页)。
蒙文古碑。又称《成吉思汗石》、《移相哥勒石》。蒙古汗国时期成吉思汗弟哈撒儿次子也松格立。是迄今已知刊有最古老蒙古文文献,对研究蒙古族历史、语言文字有极大价值的稀有文物。石高202厘米,宽74厘米,厚2
独龙语音译,意为“用刀子耕作或砍的土地”。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主要耕地,即火山地。一般是在冬、春选择地段,砍伐地上的树木、杂草,干后聚而焚之。播种前不翻土,玉米、豆类用木棍点播;荞、稗等进行漫撒。由于
契丹地方官署名。掌管中京道(治所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财政。置官有:度支使、同知度支使事等,属南面京官。《辽史·百官志》称:“四京随宜设官,为制不一。”虽于南京(今北京)置三司使司,而为制与中原
见“可汗”。
?—1858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姓赫舍里氏。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二十四年,累官内务府大臣,旋充伊犁参赞大臣,和阗、阿克苏办事大臣。二十七年(1847),署叶尔羌帮办大臣,因安集延布鲁特回
傣语音译,意为“亲属”。系指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最高封建领主※召片领即车里宣慰使的旁系亲属。但只有充任宣慰使的家臣才能称“翁”,其余只能称“翁沙”。是当地仅次于※“孟”的贵族阶层,可以担任宣慰使
唐代吐谷浑别部首领。开元三年(715)降唐,受封左武卫将军兼刺史、云中郡公。居河南(黄河河套南)。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松藩卫,在今四川松潘西北境。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在其地置蜡匝族长官司,任命当地部落首领充长官,管理族部事务。详见“蜡匝簇长官司”(24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