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喀喇沁部

喀喇沁部

蒙古部名。《明史》又译作“哈剌嗔”。成吉思汗功臣济拉玛(者勒蔑)七世外孙和通姓乌梁罕氏,有众6千户,游牧于额沁河,始称所部为喀喇沁。后金天聪二年(1628),察哈尔林丹汗虐其部,和通后裔苏布地与万丹卫征、色棱等联合鄂尔多斯、阿巴噶、喀尔喀诸部兵在土默特之赵城击察哈尔,并于次年归附后金。九年(1635,一作八年),编所部为二旗,以苏布地子固噜思奇布为札萨克,掌右翼旗,牧地约当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以色棱为札萨克,掌左翼旗,牧地约当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康熙四十四年(1705),增设中旗,以塔布囊格哷尔为札萨克,领之,牧地约在今河北省平泉县北。均隶卓索图盟。

猜你喜欢

  • 翟真

    ?—385十六国时期反抗前秦的义军将领。中山丁零人。义军首领※翟斌之侄。东晋太元九年(384),翟斌为慕容垂所杀后,率部走邯郸,后南下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欲与守卫邺城的前秦苻丕内外相应,共击久围邺

  • 亦巴合

    成吉思汗妃子。又译亦巴哈。克烈部人。※札合敢不女。享“别乞”(“别吉”)称号,意似汉文“公主”。宋嘉泰三年(1203),克烈部被蒙古部击败后,随父归降铁木真(成吉思汗),许给铁木真为妃。开禧二年(12

  • 太平寺锡伯碑

    锡伯族庙碑刻。清嘉庆八年(1803),梨树沟边门章京锡伯人华沙布立。在今沈阳市皇寺路太平里二十一号太平寺内。1954年发现。1962年收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馆。碑高144厘米,宽57.5厘米,厚20厘米。

  • 碰蛋

    壮族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与社交习俗。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在※歌圩期间进行。壮族青年男女在歌圩上找到意中人并彼此建立一定的感情后,便相约坐到一块进行碰蛋游戏。各人从口袋中拿出五色饭和煮熟、染红的鸡蛋,

  • 图尔玛·嘉样端智

    1748—1830清代拉卜楞寺高僧。藏族。出生于哈饶津地方,原属噶尔孜氏族。在经院中学习显密经论和《声明学》、《诗鉴论》以及天文、历算等,获得博学者称号。举凡开光、护摩、各种医药诊治、施食造法和程序、

  • 八合思巴

    即“八思巴”(25页)。

  • 郝阿保

    北齐时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首领。延州(治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人。北齐天保十年(北周武成元年,559),与郝狼皮率同族附北齐,自署丞相,狼皮自署柱国,与别部刘桑德相互呼应。不久,为北周柱国豆卢宁和延州

  • 绥远城武备学堂

    清末内蒙古绥远训练新军骨干的学校。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绥远将军信恪创办,校址设在绥远(今呼知浩特)新城南门里一号。二十九年,钦差大臣兼绥远将军贻谷接办,陈兴远任监督。学生主要自满洲八旗青年子弟

  • 必力克图汗

    见“爱猷识理达腊”(1899页)。

  • 美稷

    汉代地名。隶西河郡。位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一度为南匈奴单于庭。自呼韩邪单于(又称䤈落尸逐鞮单于)附汉,于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先后建庭于五原西部塞80里处及云中,冬,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