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萨克汗国

哈萨克汗国

古国名。15世纪20年代,中亚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分裂,东部为乌兹别克汗国所据。1456年,汗国部分游牧部落因不堪忍受阿布勒海尔汗压迫,在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领下,东迁至吹河和塔拉斯河流域,受到察哈台后裔也先不花汗的优礼接待和支持,并将吹河、塔拉斯河直至七河地区,拨与其东迁各部落驻牧。自是,势力迅速扩大,人口增至20余万。1465-1466年间,各部落正式组成哈萨克汗国。1468年,乌兹别克汗国南迁塔什干和撒马尔罕,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便统率各部,占据钦察汗国故土,成为中亚地区的一股强大力量。其中乌孙、康里、奇卜察克(钦察)、奈曼、克烈、杜拉特、阿尔钦等部,在汗国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汗国一直延续至19世纪初叶。

猜你喜欢

  • 对音库尔呼图克图四世

    1855—1886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内蒙古乌拉特旗广觉寺活佛。出生于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热西家。名奈曼道尔济。咸丰四年(1854),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三世于赴西藏途中落水而死后,十年(1860)

  • 罗桑益西

    1663—1737即五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后藏托嘉竹仓(今西藏南木林境内)。索朗旺扎之子。4岁被迎至扎什伦布寺坐床,拜格西罗丹为师。10岁能写作。16岁到拉萨,承五世达赖罗桑

  • 赵暹

    明广西崇善县土司。宣德元年(1426),为扩充辖地,率众攻占左州县城,执土官,夺其印,占据40余村峒,大肆掳掠。竖旗帜,僭称王,封官建制,并大量制造火器,袭击邻近州县。朝廷令总兵顾兴祖会广西三司剿捕。

  • 旧时仫佬族宗族组织名称。存在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等地。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存在于各大姓之中。聚族而居,不相混杂,拥有一定公产(蒸尝田或公共耕地),由各户轮流耕种,上缴部分用作清明“祭祖”及“会款”之用

  • 乌贵

    汉西域车师国王。宣帝本始二年(前72,一说三年),以匈奴召车师太子车宿为质,车宿亡走焉耆,遂被立为太子。后不久,嗣王位。因联姻匈奴,教其阻截汉通乌孙道路。地节二年(前68),为汉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憙等

  • 巴克特拉

    见“蓝市城”(2316页)。

  • 晋北自治政府

    日伪政权。抗日战争时期由日本帝国主义导演,于山西省北部组建的伪政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在侵占绥远、察哈尔过程中,即着手组建伪政权。1937年9月13日,日军侵占大同后,10月15日即在大同成立晋

  • 阿里白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以物与人已然”,即“已把东西给人”之意。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名命名者。如海陵王之侄完颜阿里白。

  • 忽都答儿

    元朝大臣。又译忽都带儿、忽都察儿等。蒙古人。世祖至元三年(1266),任中书左丞相。四年,降平章政事。七年,复为左丞相。十二年,请上皇帝、皇后尊号,未获允。二十一年,赐其怯薛江南户钞武冈路新宁县5千户

  • 什扈尔伯克

    参见“什和勒伯克”(3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