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鄂尔勒克

和鄂尔勒克

?—1643

明末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客列亦特氏。元代翁罕(王罕)后裔,卓立甘鄂尔勒克子。初游牧于额什尔努拉(原苏联乌尔扎尔一带)等地。屡率众迎击沙俄扩张主义势力。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拒绝俄国使节戈鲁平胁其效忠俄国的要求。天启五年(1625),准噶尔部封建主楚琥尔乌巴什与弟拜巴吉什争夺秦台吉遗产,内讧争战。同族台吉墨尔根特木纳支持楚琥尔乌巴什,引起杜尔伯特部首领达赖台什的不满,酿成卫拉特蒙古全面内战。因不愿骨肉相残,于崇祯元年(1628),率众越哈萨克草原,徙牧额济勒河(原苏联伏尔加河)。十年(1673),遣兵参与固始汗对青海的远征,灭喀尔喀部却图汗(一称绰克图汗)。继进军喀木和西藏。清崇德五年(1640),偕子书库尔岱青至塔尔巴哈台(一说札萨克图汗部)参加蒙古44部封建主会盟。八年(1643),徙牧阿斯特拉罕附近,与当地诺盖人结成抗俄联合战线。后遭沙俄军镇压,在阿斯特拉罕战斗中不幸中炮弹身亡。伏尔加河土尔扈特人大都为其属裔。

猜你喜欢

  • 私渠比鞮海

    汉代匈奴地区湖泊名,今蒙古国乌布苏泊。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与南匈奴联兵,大败北匈奴于此,斩名王以下13000人,获牧畜百余万头,迫温犊须等81部、20余万人归降。

  • 永宁纳西族母系家庭

    云南宁蒗永宁部分纳西族的一种家庭形式。妇女是每个家庭的中心,是家庭维系的纽带,世系依母系计算,生产、生活资料归母系家庭占有或所有,财产按母系继承,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这种家庭组织的建立,与

  • 郎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居西河(今内蒙古东胜县东南)后,郎氏骨都侯驻屯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领部众助汉戍边,御北匈奴。

  • 慕容宣昌墓志铭

    唐代吐谷浑人墓志。中宗神龙二年(706)刻制。1949年后出土于武威城南天梯山,拓片今存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志高约58厘米,广约57厘米。志文25行,行25字,正书。志盖中央为“大唐故政乐王墓志铭”

  • 塔旺布里特甲拉

    见“塔旺布鲁克札勒”(2163页)。

  • 法河卫

    见“甫河卫”(1047页)。

  • 麦匝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南境。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入朝礼仪时,将其列为全国可按定例朝贡的30长官司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与松潘地

  • 西倾山

    古地名。又作西顷山、西强山、西豮山、西羌山、罗插普喇山。因原为西羌所居而得名,讹为西倾山。《汉书·地理志》陇西郡临洮“洮水出西羌中”,“《禹贡》西倾山在县西”。位置东起今甘肃碌曲、玛曲,西北至青海同仁

  • 勘合

    旧时文书加盖印信,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一半,查验骑缝半印,作为凭证。明代有调军勘合、军籍勘合。清代官吏使用驿站马匹,须查验邮符,称勘合。又官府文簿,编立字号,由上官用关防盖半印,称勘文簿。明清对少数

  • 耶里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又译作“耶里只”。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属辽世宗※积庆宫。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一瓦里亦为是名;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一瓦里记作“耶里只”。又,辽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