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达该图哈喇呼勒
见“哈喇忽剌”(1642页)。
见“哈喇忽剌”(1642页)。
1898—1947朝鲜族画家。一名光宇。韩氏。生于吉林延吉县(今龙井市)。天资聪颖,勤奋读书。1914年小学毕业后当话务员,边工边学,自修完中学课程,同时钻研绘画知识。不久当海关事务员。1913年,参
?—1748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完颜氏。雍正九年(1731),由内务府笔帖式,迁户部员外郎。十二年(1734),受命往江南学习河务。乾隆二年(1737),授浙江海防兵备道。四年,调江南河务道,转浙
畲族图腾信仰标志之一。又称“龙杖”或“龙头杖”。系以树根或木头雕饰而成,头部形如狗头,或雕作龙头(盘瓠),通体形似拐杖。一般为同姓家族所共有,平时装置于红布袋中收藏,祭祖仪式时与始祖画像一起供奉于堂屋
见“脱伦卫”(2081页)。
回族族谱名。又名《蒲寿庚家谱》。福建德化县蒲氏后裔蒲振宗藏抄本。据考,成书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宣纸楷书,分4部分:(一)蒲氏家言; (二)蒲氏族谱凡例; (三)谱;(四)谱系表。记宋代
见“慕容盛”(2439)页。
见“贺兰部”(1776页)。
明清时壮族青年互赠的礼物。流行于广西南丹及浔州府等地。因将情歌写于扇上,作为信物,故名。即:在一把白色的扇子上,一面画着花鸟,另一面用“方块壮字”写上10首情歌。歌词寓意深远,前后起始,皆有章法。青年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长和国大臣及诗人。白蛮(白族先民)。叶榆(今云南大理)人。据同时代人何光远《鉴诫录》载,此人任大长和国国主郑仁旻的布燮(清平官之一),善言辞,工于诗。前蜀王衍乾德(919—924)间
壮族抗倭英雄瓦氏之墓碑。清嘉庆十年(1805)岑某立。原碑在今广西田阳县田州镇那兰村那斗屯附近。碑文中央阴刻竖行正字:“前明嘉靖特封淑人岑门十六世祖妃妣瓦氏太君之墓”。是碑为研究壮族民族英雄瓦氏夫人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