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呼厨泉单于

呼厨泉单于

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持至尸逐侯单于弟。灵帝中平六年(189),因兄於扶罗侵扰汉郡县,被逐,不得归国,与兄留居平阳(今山西临汾市)。献帝兴平二年(195),兄死,嗣为单于。居平阳。卷入中原群雄混战。先附袁尚抗拒曹操。建安七年(202),为曹操部下司隶校尉钟繇围困于平阳,遂降附曹操。二十一年(216)入邺朝觐,为魏王曹操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邺镇),岁给锦、绢、钱、谷等如列侯,子孙传袭其号。族众被分为左、右、前、后、中五部,散居各郡县,每部立贵族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魏王曹丕即皇帝位后,更授予魏玺绶,并赐青盖车、乘舆、宝剑、玉佩。然徒有虚号,无实际控制地域。自是,南匈奴不复为统一势力。

猜你喜欢

  • 毛难族

    即“毛南族”(360页)。

  • 列门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六年(1408)正月,女真野人首领必缠等160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秃都河等7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作拉们河,并说清代有拉们河,在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县)西北18

  • 外蒙撤消“自治”

    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主宣布“独立”。1915年,中、俄、蒙签定《关于外蒙古自治之三国协定》,承认外蒙古“自治”。俄国十月革命后,沙俄政权覆灭,外蒙古“自治”政府的王公大臣失去靠山,遂于191

  • 隆布鼐·扎西杰布

    见“隆布鼐”(2136页)。

  • 登利可汗

    见“伊然可汗”(810页)。

  • 尕玛拉德

    明代青海玉树囊谦根蚌寺住持。藏族。第十五代囊谦王洛周加宝之弟。万历三十二年(1604),赴藏拜见黑帽系十世活佛却英多吉,被承认为“功德自在宣抚国师”。兄洛周加宝卒,摄王位。因康区白利土司顿悦多吉捍卫本

  • 五国头城

    即“五国城”(263页)。

  • 初俄

    傈僳语音译,意为“由同一祖先的后代所组成的集团”。旧时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氏族组织的残余形式。约16世纪中叶,傈僳族诸氏族在陆续进入怒江地区过程中,因不断遭逢战乱,氏族组织逐渐解体;定居怒江后,诸氏族散

  • 安邦彦

    ?—1629明末贵州水西土官。彝族。宣慰使安尧臣堂弟。任宣慰司同知,史称“素怀异志”。天启二年(1622),挟持堂侄、宣慰使※安位、堂嫂奢社辉,又联合水东土舍宋万化,应援永宁(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宣抚使

  • 皇太子惕隐司

    见“惕隐”(2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