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瑾
明朝将领。蒙古族。※把都帖木儿(吴允诚)孙,※吴克忠子。正统十四年(1449),与父及叔吴克勤奉调从明英宗征瓦剌。英宗撤离宣府时,与父叔奉命殿后,同瓦剌追兵血战,父叔皆阵亡,本人被俘。不久逃归,嗣父爵恭顺侯。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辟后,欲命镇守甘肃,婉言谢绝。在京侍英宗左右。五年(1461),闻总督京营太监曹吉祥及其嗣子曹钦起兵反叛,遂急至长安门告变,关闭城门,使曹钦未能攻入。复率五六骑迎击曹钦,力战而死。追封凉国公,谥忠壮。
明朝将领。蒙古族。※把都帖木儿(吴允诚)孙,※吴克忠子。正统十四年(1449),与父及叔吴克勤奉调从明英宗征瓦剌。英宗撤离宣府时,与父叔奉命殿后,同瓦剌追兵血战,父叔皆阵亡,本人被俘。不久逃归,嗣父爵恭顺侯。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辟后,欲命镇守甘肃,婉言谢绝。在京侍英宗左右。五年(1461),闻总督京营太监曹吉祥及其嗣子曹钦起兵反叛,遂急至长安门告变,关闭城门,使曹钦未能攻入。复率五六骑迎击曹钦,力战而死。追封凉国公,谥忠壮。
亦作“番屯”。清代在台湾内山“生番”居地边界设置的一种捍卫地方治安组织。乾隆五十三年(1788),大将军福康安平定林爽文起义后,认为台湾内山边界险要甚多,为防止汉人入山滋事及“生番”外出,奏请以“熟番
?—1362元末将领。字廷瑞。畏兀儿人,一说为乃蛮种人。祖籍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自曾祖阔阔台随元军收河南,遂定居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至正十二年(1352),组织地主武装数百人,
元朝将领。蒙古汪古部人。征行大元帅※按竺迩孙,※车里子。初随父征战。世祖至元二年(1265),父疾,不任事,受命代领军。八年,为管军千户。率军于沙坝御宋军,兵败。十一年,破宋云顶山,降嘉定。攻重庆,追
明代西北卫所名。其地元时为贵德州,属吐蕃宣慰司。入明后,于洪武八年(1375)正月改置归德守御千户所。治所在今青海贵德。是年五月,其地吐蕃诸部往河州(今甘肃临夏)市马,与明通互市。永乐九年(1411)
见“三岩”(46页)。
见“麦积山石窟”(958页)。
502—569西魏、北周官员。字永宾。鲜卑段氏,先世辽西(一说辽东)石城人。晋幽州刺史※段匹䃅之后。曾祖段愄为北魏黄龙镇将,遂迁至高陆河阳(今陕西高陵县)。魏正光(520—525)末,六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间的一次战役。河桥,故址在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东北黄河上。晋泰始(265—274)末,杜预以孟津渡险,始建浮桥于富平津,称河桥。北魏、东魏先后筑河阳三城于桥北、桥南及河中洲上,为洛阳外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一译作谟介。如史籍载宋元丰七年(1084)十一月,西夏派遣使臣摩格蔑密裕赍表赴宋朝进贡。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1765清宗室。字絅文。满族。爱新觉罗氏。太宗第十子辅国公韬塞之后裔。授三等侍卫。父萨喇善,官吉林将军,缘事命戍伊犁,以父方卧病,自请随父往,获允,然以沽名被革职。沿途扶侍父至伊犁。后奉将军阿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