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叼羊

叼羊

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族马上竞技活动之一。一般在节庆时举行。主要方式有2:一是在活动开始前,先将1只两岁左右山羊宰杀,割去头和蹄,置于水中浸泡,扎紧食道(也有用羊皮代羊的)。之后,将人分成两组,每组各出1人对叼。先出场者,用两手抓住羊后腿压于马鞍上。晚出场者则抓住羊前腿用力抢夺。夺得羊者获胜。经几次对叼后,参赛者再合叼1羊。持羊者策马奔驰,众人奋力追赶。展开激烈的奋争,取得羊并将其送至指定地点者为胜。一是将预先准备好的羊放于草地上,由参赛者在马背上互相叼夺,各显身手。因人马拥挤,一般都是骑术高超、力大过人者获胜。在哈萨克族中,叼得羊的人若把羊置于谁家门口,主人需为叼羊的人和马披红戴花。人们将其视为祈求幸福的仪式。尤以婚礼上的叼羊比赛最为有趣。当迎亲马队到达时,新娘家要事先准备好1只活山羊,由一群男青年守护。迎亲者便想法突破防线,力争把活山羊抢到手。这时新郎、新娘亲友在欢乐的乐曲声中,边唱边跳,祝贺叼羊比赛开始。

猜你喜欢

  • 粮庄

    清代庄园种类之一。即庄主责令庄头带领庄户岁纳粮食的农庄。※皇庄中之粮庄,有※整庄和※半庄之别,整庄又分为四等,等外的为半庄。嘉庆十七年(1812),其庄数为:一等庄163,二等庄59,三等庄66,四等

  • 哈剌契丹

    见“西辽”(689页)。

  • 三泰

    ?—1758清朝大臣。汉军正白旗人。曾祖内大臣华善以其先世原系苏完人,姓瓜勒佳,奏请改入满洲籍。福州将军石文炳孙,都统观音保子。初由蓝翎长授二等侍卫。乾隆二十二年(1757),迁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升吏

  • 田谷佐

    明代湖广木册土官。土家族。父祖世为安抚使。洪武(1368—1398)初,明军平蜀,民溃散,治所废。永乐四年(1406),招集属民300余户,请袭职,获准,任木册长官司(今湖北宣恩县西南)长官。九年(1

  • 刘显

    晋代匈奴独孤部首领。本名丑伐。※刘库仁之子。初随父附前秦苻坚。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父死,叔※刘眷嗣位。自以库仁嫡子,未能承位,怀怨。次年,杀眷自立。欲图谋鲜卑拓跋珪(后为北魏道武帝),事泄,

  • 会章

    清宗室、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理藩院尚书※延煦之子。光绪二年(1876)进士,累官理藩院侍郎。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维新失败后,在朝汉官罹法网者众。其秉公直谏,独奏论刑狱贵持其平,不

  • 习办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易□”,中书位六大之一。位在第四。

  • 格根汗庙

    即“弘慈寺”(645页)。

  • 龙子贤

    ?—约1548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平头(今松桃西南)人。苗族。嘉靖十九年(1540),铜仁等地遭旱灾,粮食欠收,官吏逼征粮款甚急,激起苗民不满。遂与镇徹(今湖南凤凰县境内)苗族首领※龙桑科率腊

  • 阿史那匐延都支

    见“阿史那都支”(1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