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延
(309或319——351) 晋代吐谷浑王。姓吐谷浑氏。※吐谷浑之孙,※吐延长子。晋咸和四年(329),父为昂城(今四川阿坝)羌人首领姜聪刺死,继立。誓报父仇,日缚草为姜聪像哭而射之。孝而好学,有才略,习汉族文化,识《书》、《传》等汉文典籍。在位期间,建吐谷浑政权,置长史、司马、将军等职官。为尊祀先祖,始以祖父吐谷浑之名为姓氏、族名及国号。最后扑灭当地羌人的反抗。
(309或319——351) 晋代吐谷浑王。姓吐谷浑氏。※吐谷浑之孙,※吐延长子。晋咸和四年(329),父为昂城(今四川阿坝)羌人首领姜聪刺死,继立。誓报父仇,日缚草为姜聪像哭而射之。孝而好学,有才略,习汉族文化,识《书》、《传》等汉文典籍。在位期间,建吐谷浑政权,置长史、司马、将军等职官。为尊祀先祖,始以祖父吐谷浑之名为姓氏、族名及国号。最后扑灭当地羌人的反抗。
春秋战国及秦时对今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和附近岛屿的越人部落称谓。有时亦作地域之称,如蒙文通《越史丛考》:“所谓‘外越’者,殆指、东海外之越地而言”。其名最早见于《越绝书》,该书《记吴地传》云:“娄门外
见“恰克拉”(1725页)。
州名。西魏置,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北周、隋、唐曾分别改置或改名会宁防、会宁镇、西会州、粟州,后废。北宋初入于西夏,置州。宋元符二年(1099)为宋所取,南宋金据其地,后仍为夏所得,夏亡后地入蒙古。元复
参见“布鲁特”(469页)。
汉朝官员。字君况。汉北地郡郁郅人。少以善骑射为羽林。善投石拔距,因能超越羽林亭楼,被授为郎。力大善博,累迁至辽东太守。一度被免官。车骑将军许嘉爱其才、力,荐其为郎中谏大夫。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抹骨古等为辽穆宗※延昌宫下之一瓦里。
辽宁凤城县满族人民的抗捐税斗争。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奉天官府派税吏到凤城、岫岩、安东(今丹东市)等地丈量山荒地,征收苛重的山荒税,定百亩征交税银50两。农民无力支付,满族人伊品三、鲍化南、朗振
①见“不欲鲁罕”(270页)②见“梅禄”(1979页)。
中国古族名。又称步落稽、山胡。源于南匈奴,为十六国时期汉国建立者刘渊(刘元海)五部之苗裔,一说为山戎、赤狄之后。南北朝时,居离石(治今山西离石县)以西,安定(治今甘肃泾川县北)以东的山谷间,方圆七八百
入吐蕃传教的印度僧人。梵文名菩提萨埵或显达热格西达,藏文名希哇措,汉译“静命”,故亦称“静命大师”。一说为泥婆罗(今尼泊尔)人。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衍化出现的瑜珈中观派创始人。曾任印度那烂陀寺首座。受赞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