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华夷译语

华夷译语

民族语文词书及公文汇编。共4种版本,3种成书于明代,1种成书于清代。①明太祖朱元璋敕撰。蒙古族学者火源吉编纂。洪武十五年(1382)始编,二十二年(1389)刊行。包括两部分,前者为杂字,共收844个,分作17类,每一蒙古语词头均用汉字标音;后者为文书,计12篇,均用蒙汉两种文字对照,史称“洪武华夷译语”。日本称为《华夷译语》甲种本。有抄本传世。 ②明成祖朱棣敕撰。永乐五年(1407)设四夷馆,包括蒙古、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等8馆。各馆设教授、译字生、通事。由四夷馆编纂并以该馆名命名的版本。包括两部分,一为杂字,一为各馆所辖地区朝贡奏折、表文的汇编,均用汉与八馆民族文字对照,史称《永乐华夷译语》。日本称为《华夷译语》乙种本。有抄本传世。 ③正德年间四夷馆增设八百馆,万历年间又增设暹罗馆。由会同馆编纂,并以该馆名命名的版本。全书无公文,仅有杂字。词头仅用汉字标音,称《会同馆华夷译语》,日本称《华夷译语》丙种本,有抄本传世。 ④由清代四译馆、会同四译馆共同编纂并以馆名命名的版本。全书无公文,仅有杂字。诸版本均为研究明清民族语文和民族历史的重要资料。许云樵撰《华夷译语传本考》,载于《南洋学报》第10卷第2辑。

猜你喜欢

  • 白元光

    ?—786唐朝将领。突厥后裔。朔州刺史道生子。初隶父军,任节度先锋。安史之乱时,率所部结义营从李光弼平乱,因功迁太子詹事,封南阳郡王,为两都游弈使。克长安后,率兵清官,进剿余寇,身受数创,肃宗亲为之敷

  • 奴儿干永宁寺碑

    即“永宁寺碑”(638页)。

  • 温彦博

    574—637唐朝大臣。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隋末从幽州总管罗艺为司马。归唐后,官中书舍人、迁侍郎,武德八年(625),随并州道行军总管张瑾御突厥,任行军长史,兵败被俘,囚于阴山苦寒之地。贞观

  • 乌喇特后旗

    参见“乌喇特中旗”(349页)。

  • 米兰古堡

    位于今新疆若羌县东北75公里处。据考察系唐代吐蕃戍堡。略呈方形,周长260米。城垣为夯土建筑,四角有望楼。城内遍布夹沙红陶片和灰陶片,上刻圆形与水波形纹。碉堡、佛教寺基用土块建成。碉堡高约20米,底部

  • 回回药方

    书名。为记录回回医药方剂的著作。著者不详。成书于元末。原书36卷,大部分已佚,明初有刻本,今存明抄本。有人认为该书内容有以阿拉伯医学与中国医学相结合之处,以为元代回回医学家的遗著,一说是一部阿拉伯文的

  • 沙克都尔曼济

    ?—1756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昆都伦乌巴什玄孙,噶勒丹敦多布子。世驻牧于准噶尔。噶尔丹策零统治时,领准噶尔二十一昂吉之一。清乾隆十七年(1752),辅佐达瓦齐夺取准噶尔政权,受倚

  • 云南睑

    唐代南诏地方行政区划名。为“十睑”之一。治云南城,即今祥云县云南驿。南诏王派子弟镇守。参见“十睑”(8页)。

  • 文书入递规定

    元代急递铺递送公文的规定。初无定制,中统三年(1262)规定:唯省发下的文书及总管府、总管军官直接申报省里的文书方可发急递铺,其余文书不得经申急递铺入递。后来急递公文逐渐增多,范围日益扩大,为了控制入

  • 茂明安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西北部。牧地东界喀尔喀右翼旗,西界乌喇特旗,南界归化城土默特,北界大漠。元属大同路,明入蒙古。天聪七年(1633),首领车根率众归附后金。康熙三年(1664)授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