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沃沮

北沃沮

古沃沮族的一支。因分布于沃沮区域北部(一说在长白山北)而得名。《后汉书》等称其“去南沃沮八百余里”,史界比定分布地区说法不尽一致:一说在今吉林省延吉、珲春、和龙、汪清等县地;一说图们江以北,兴凯湖以南,自老爷岭东至日本海皆为其地;旧有说在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治)东北。 《三国史记》载:高句骊始祖东明王十年(前28)十一月派兵灭之,以其地为城邑,遂并入高句骊。因弱小,汉魏时为躲避挹娄人“乘船寇钞”,夏季常居山岩深穴中,至冬冰封船道不通,才敢下山居村屯中。三国魏正始(240—249)中,毌丘俭征高句骊,玄菟太守王颀率部追高句骊王曾至其境。其民,或说与勿吉融合而形成号室靺鞨(即靺鞨号室部),或说渤海国以后的率宾居民即其本体。

猜你喜欢

  • 云接寺塔

    见“摩云塔”(2526页)。

  • 伊帖

    清末民初由伊犁府印制发行的货币。清末伊帖有油布帖和纸帖两种。油布帖面额分别为制钱一千文(合白银一两,主币)、五百文(以下均为辅币)、三百文、二百文。光绪十五年(1889)印发,共85000两。纸帖面额

  • 译格巴

    藏语音译。吐蕃官名。主管文笔、缮写、公文、信函、文书诸事。在唐代相当于“书记”官一职。近似清代的文书或秘书仲译。

  • 贡却尼玛

    1795—1857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四十五任堪布。藏族。生于桑云滩边钦地方。由贡塘·嘉贝样认定迎入拉卜楞寺坐床,剃度出家,授具足戒,学习显密经论。任密宗学院翁则师和医学院法台3年。后任开塔寺、群科噶赛

  • 大义公主

    见“千金公主”(121页)。

  • 於潄

    见“宫”(1749页)。

  • 务相

    见“廪君”(2563页)。

  • 杂空乃

    旧时西藏则拉宗藏传佛教宁玛教派(红教)寺庙。位于今※米林县南部、纳玉河沿岸的山坡上。为藏族著名的香巴噶举僧人汤东杰布(1385—1464)所创建,伊始属噶举派(白教)寺院。相传汤东杰布应珞巴族首领之邀

  • 类乌齐事件

    1917年9月,西藏地方当局在英帝挑唆下,以驻类乌齐(或写作类吾齐,在今西藏昌都西北)川军擒杀一名藏兵为借口,向四川守军进攻。英国立即运来步枪5000支、子弹5万发支援藏军。次年1月川军失利,类乌齐、

  • 造纸院

    西夏官署名。掌国家造纸和作坊管理事务。夏仁宗时期已有此设置。仁宗天盛(1149—1169)时期制订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列入国家机构等级的第五品,属末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