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匈奴

北匈奴

东汉时对留居漠北之匈奴人的称呼。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蒲奴单于立,右薁鞬日逐王比以己为前乌珠留若鞮单于长子,不得立,怀怨恨,于二十四年自立为䤈落尸逐鞮单于(袭祖父号,亦称呼韩邪单于),遣使赴汉,奉藩称臣,自是,匈奴分裂为南北。蒲奴率部留居漠北,控制西域诸国,与汉和南匈奴对抗,史称北匈奴。因连遭乌桓、南匈奴袭击,兵败,族众离叛降汉,于二十七、二十八年连续遣使贡献,求和亲通市。后时叛时降,不断与汉、南匈奴军战。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乘其众叛衰耗之机,南匈奴攻其南,丁零略其北,鲜卑击其东,西域袭其西,四面受敌,不复自立,远引而去。章和元年(公元87年),左地遭鲜卑袭击,兵败,优留单于被杀,内部大乱,屈兰、储卑、胡都须等58部20余万人、兵8干余降汉,势益衰。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为汉将窦宪及南单于兵败于稽落山(今蒙古国西北部之额布根山),丧师万余,降者81部,20余万人。二年、三年,又连遭袭击,兵败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北单于逃匿不知所终,新单于于除鞬被迫请降。五年,复叛,北归,为汉将王辅等追杀,部众溃散,部分西迁,约10余万落(即户)为鲜卑所并,其地亦为鲜卑据有。次年,降众15部20余万人复反,胁立逢侯为单于,兵败,出塞。分为2部,逢侯自领右部屯涿邪山(今阿尔泰山脉东南部)下,左部驻朔方西北。连年遭南匈奴袭击,困迫。安帝元初五年(118),归降,被徙颍川郡(今河南禹县),不知所终。此年,北单于世系不明。

猜你喜欢

  • 敦敦河卫

    见“镇真河卫”(2511页)。

  • 沙衮

    见“详稳”(1536页)。

  • 幻人

    即“眩人”(1866页)。

  • 宣曲胡骑

    汉代匈奴骑兵。汉朝将归附的匈奴人编为骑队,称“胡骑”,驻宣曲(今西安市西南)者,称“宣曲胡骑”,与长水胡骑皆受※长水校尉统领。常受遣出征,神爵元年(前61),曾随赵充国击西羌。

  • 昔阳亭

    春秋时白狄鼓氏都城。位于今河北省晋县西北。晋悼公(前573—前558年在位)时,白狄东迁,鼓氏进至今河北晋县西,建都昔阳亭。周景王十八年(前527),遭晋正卿中行穆子(荀吴)围攻,鼓氏食尽力竭而降,鼓

  • 札希鲁克齐

    蒙古语音译。即“管旗章京”。清代蒙古官职名。辅佐札萨克旗长和图萨鲁克齐(协理台吉)。掌管军事、行政、司法等职务。职权与协理台吉基本相同,但不能代理札萨克,定额1名或2名,由札萨克、王、贝勒、贝子等从旗

  • 伊利可汗

    见“阿史那土门”(1231页)。

  • 纳木札勒

    ①(?—1710)清代卫拉特蒙古青海和硕特部台吉。自号额尔德尼。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墨尔根台吉长子。青海和硕特八台吉之一,隶青海左翼。驻牧永安卫之西,大通河北边。康熙三十五年(1696)承父爵,仍袭

  • 觉罗伊图

    ?—1677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顺治元年(1644),授秘书院学士。二年,参与修《明史》,任副总裁。三年,译成明洪武宝训。四年,加三等轻车都尉。九年(1652),充修纂太宗实录副总裁,授宗人府启心

  • 綦毋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其族“多勇健”,晋代,屡聚众反抗。武帝司马炎(265—290年在位)时,骑督綦毋伣邪随军伐吴有功,晋赤沙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