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宣
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大臣。字士则。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汉国创建者※刘渊从祖。自幼好学精思,师事乐安孙炎。初为匈奴右贤王(一作左贤王),由并州刺史王广举荐,受晋武帝召见,备受赏识,命为右部都尉(一作北部都尉),有政绩,为部众所怀念。对魏晋以来匈奴单于及诸王侯徒有虚号,无尺土之业,实同编户,甚怨。惠帝建武元年(304),乘晋内乱,骨肉相残之机,联合匈奴5部共举刘渊为大单于,众至5万,都于离石(今山西离石县),任丞相,以翊戴功,受尊重,掌军国内外大事。力谏刘渊乘晋衰,恢复匈奴基业。
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大臣。字士则。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汉国创建者※刘渊从祖。自幼好学精思,师事乐安孙炎。初为匈奴右贤王(一作左贤王),由并州刺史王广举荐,受晋武帝召见,备受赏识,命为右部都尉(一作北部都尉),有政绩,为部众所怀念。对魏晋以来匈奴单于及诸王侯徒有虚号,无尺土之业,实同编户,甚怨。惠帝建武元年(304),乘晋内乱,骨肉相残之机,联合匈奴5部共举刘渊为大单于,众至5万,都于离石(今山西离石县),任丞相,以翊戴功,受尊重,掌军国内外大事。力谏刘渊乘晋衰,恢复匈奴基业。
1053—1103金穆宗。亦作扬歌、扬歌太师、扬割。字乌鲁完。女真完颜部人。金景祖※乌古迺第五子,世祖※劾里钵之弟,辽大安八年(1092),肃宗颇剌淑即位后,参加平定腊醅、麻产叛乱,擒麻产,因功被辽任
见“教化三部长官司”(1981页)。
约1793—1841清朝将领。蒙古镶黄旗人。蒙古族。博罗忒氏。原名裕泰,字鲁山,号舒亭。副都统庆麟子。嘉庆进士。初任京官。道光六年(1826),历任地方道府。十九年(1839)由江苏按察使授巡抚。任内
1917年9月,西藏地方当局在英帝挑唆下,以驻类乌齐(或写作类吾齐,在今西藏昌都西北)川军擒杀一名藏兵为借口,向四川守军进攻。英国立即运来步枪5000支、子弹5万发支援藏军。次年1月川军失利,类乌齐、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阿尔泰军台所经,东接达里冈爱牧马场界,西至西尼察鄂博接本部左翼后旗界,南接四子部落旗界,北至巴噶哈台接本部左翼后旗及左翼中左旗界。有佐领14。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16
朝鲜语音译。旧时朝鲜族男子所穿的长袍。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外出时,穿在※“则羔利”之上。斜襟,无钮扣,袖子宽大,衣长过膝。多为灰色或白色。穿时,将前襟交叠,以长布带在一旁打结即成。据载始于朝鲜三国时期(
见“替里卫”(2148页)。
见“土鲁番”(68页)。
日本侵略者在延边朝鲜族地区设立的特务机构。成立于1928年。遍及延吉、珲春、百草沟、头道沟等朝鲜族聚居区。多设在日本警察署附近。头领一般由“日本总领事馆”委派朝奸担任。主要任务是监督、控制当地朝鲜族人
见“阿穆尔达喇达尔罕”(12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