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诏丁
亦名刀永和。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傣族首领。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维屏弟。乾隆三十七年(1772),缅军入侵,兄维屏不能御,移宣慰司于九龙江内之小勐养。翌年,与兄听信诏勐等离间,与清廷结怨,随兄携家逃往勐勇,后返回,兄被革职,诏丁亦不得袭,由※刀士宛继。嘉庆元年(1796),刀士宛卒,子刀太和于次年袭职。缅甸木梳王朝以太和年幼,另任其为宣慰使,致使与太和互争权位,长期不睦。三年,接受勐勇土司诏光规劝,拒绝接受缅王诏命,遭缅攻击,不敌逃匿,五年(1800)卒。
亦名刀永和。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傣族首领。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维屏弟。乾隆三十七年(1772),缅军入侵,兄维屏不能御,移宣慰司于九龙江内之小勐养。翌年,与兄听信诏勐等离间,与清廷结怨,随兄携家逃往勐勇,后返回,兄被革职,诏丁亦不得袭,由※刀士宛继。嘉庆元年(1796),刀士宛卒,子刀太和于次年袭职。缅甸木梳王朝以太和年幼,另任其为宣慰使,致使与太和互争权位,长期不睦。三年,接受勐勇土司诏光规劝,拒绝接受缅王诏命,遭缅攻击,不敌逃匿,五年(1800)卒。
1919年2月,丽江四区傈僳族楚沙扒、阿玉定、彪得扒等人联合当地纳西族、彝族千余人,在马哥山举行反抗官僚地主横征暴敛的武装起义。斗争席卷四、五区,队伍迅速壮大到数千人。起义者以弓弩、砍刀、长标战胜使用
蒙文书名。蒙古族学者罗布桑却丹撰。1918年成书。全书1套,分60章,约20万字。为百科全书性的民俗学著作。较详细地记述了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及其沿革演变,涉及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宗教
十六国南北朝时西北诸族对※吐谷浑之蔑称。见“阿柴虏”(1215页)。
书名。清官修。150卷。另有凡例、总目。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纂,四十九年(1784)最后成书。记唐后期至末近900年有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典章制度。起唐肃宗至德元年(756),与杜佑《通典》记事
即“兀林答”(108页)。
隋时突厥汗族。阿史那氏。为地区小可汗。隋开皇三年(583),与阿波可汗同随沙钵略可汗拒战隋军,兵败。素睦于阿波,为沙钵略所忌,发兵击之,败后亡奔达头可汗玷厥。
藏语音译,意“分成租土地”。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以劳役地租为主要形式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实物地租形式。出租者有农奴主,也有被农奴主分予份地的※差巴。租期不定,一部分立有租佃契约,一部分仅在农奴主掌管的《土
见“科差” (1674页)、 “丝料”(652页)。
萨满教神灵之一。鄂温克语音译。萨满供奉的神名。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阿荣旗鄂温克人地区。民间认为人腰腿痛是其作祟所致,故患此病者便请萨满向其祭祀,以求酿解。
一作“敕连头兵伐可汗”,即“阿那瓌”(1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