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公哥罗古罗思监藏班藏卜

公哥罗古罗思监藏班藏卜

1299—1327

元代乌思藏高僧、仁宗、英宗、泰定帝三朝帝师。出身于萨迦款氏家族。为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之侄孙,萨迦寺座主达尼钦波·桑波贝之子。元至大二年(1309),被元武宗迎至大都(今北京)。延祐二年(1315),元仁宗封之为帝师,赐玉印,领宣政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至治二年(1322),返乌思藏,巡视各地,奏免全境数年赋税,又赴各大寺院讲经传法,给各教派数万僧众广发布施。返大都后备受礼遇,泰定四年(1327),于帝师府邸圆寂。自元世祖封※八思巴为帝师,最初几任皆出自款氏家族,后以达尼钦波获罪遭谴江南,乃改从八思巴弟子中选任,不久,达尼钦波遇赦,款氏家族重又复兴。元仁宗封其为帝师时特为诏告全国。帝师在萨迦寺组织译师广为翻译印度僧人著述,以金字写定藏文大藏经《甘珠尔》部。至治三年(1322)父卒,乃暂辞帝师职返萨迦处理家务,将原属其家族之细脱、仁钦岗、拉康、都却等四大方丈依其各房所生之兄弟分别掌管,从此款氏家族遂分为四房,使萨迦权势在乌思藏受到削弱。泰定二年(1325)复帝师职,后卒于大都。任内所颁法旨传世最多,延祐四年(1317)颁给广东南华禅寺及泰定二年(1325)颁给夏鲁寺之法旨等今尚保存。内地亦保存有其法旨刻石数通。

猜你喜欢

  • 鸭渌府

    渤海王国置。号西京。为渤海15府之一。因滨临鸭绿江故名。领神、桓、丰、正4州。治神州,故址即今吉林省浑江市临江镇(原临江县治所在);一说在原临江县治西南葫芦套村江对岸的长城里。辖境属高丽故地,约有今辽

  • 渐丁军

    元代蒙古军兵之一种。《元史·兵志一》:“孩幼稍长,又籍之,曰渐丁军。”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规定:家只1丁者不作数,凡2丁至5丁、6丁之家,只存1人,余皆充军。

  • 龙种

    吐谷浑良马名。南北朝、隋、唐时传说在青海湖培育的一种骏马。史载,每逢冬季青海湖结冰后,吐谷浑人即将良种牝马置于湖中小山(海心山),翌年春,马皆有孕,所产马驹,号为“龙种”。隋大业五年(609),炀帝曾

  • 攸乐山起义

    即“基诺族起义”(2028页)。

  • 泡菜

    朝鲜族传统食品。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以白菜为主要原料。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有“菘菹”,即腌白菜。制法:先选出包心较好的白菜,剥去外层菜帮,洗净放进盐水缸内渍泡一两日,待白菜蔫后,取出再用水洗净

  • 泉州三贤、四贤墓

    中国伊斯兰教古墓之一。在福建泉州东郊灵山南麓半山腰。相传,唐武德(618—626)中,默德那国(今麦地那)圣人穆罕默德门徒四大贤人来朝,传教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谒储,四贤我哥仕传教

  • 护教王

    明朝授予馆觉地方(今西藏昌都及其以东地区)政教首领的封号。永乐(1403—1424)初,明廷遣使僧人智光至其地,了解政教及民情。永乐四年(1406),馆觉僧宗巴斡即南哥巴藏卜遣使入朝贡方物,永乐帝诏授

  • 玛拔路

    拉祜语音译。云南省双江县拉祜族地区改土归流前的村社军事首领。由※“珠摩”(具有封建领主性质的部落头人)直接任命和统辖。当有军事行动时,参加由“珠摩”主持的战略会议,并负责检查本村社战士的备战情况(村社

  • 雍州蛮

    南北朝时雍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廪君或※槃瓠之后裔。分布在今沔水流域中游,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区。南朝宋置宁蛮校尉以领之。刘宋雍州刺史刘道产善抚其众,故原不服官者,莫不款服。蛮无徭役

  • 蒙古奶茶

    蒙古牧民的主要饮料。制作方法:将砖茶捣开,放入水中熬煮,去掉茶叶,加入鲜奶煮沸,根据各人口味,加炒米,或盐、糖。奶茶能去油腻,是以肉食为主的蒙古牧民最好的饮料。以奶茶款待客人已成为蒙古族热情待客的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