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先零羌

先零羌

※西羌的一支。又作西零,别部有滇零。以游牧为业。自西汉文景时击败烧当部占有湟水流域沃地后,部落始强盛。汉武帝开河西,起令居塞,遂于元鼎五年(前112)联合封养、牢姐等部合兵10余万,攻汉令居(今甘肃永登东南)、安故(今甘肃临洮东南),围枹罕(今甘肃临夏)。汉出兵10万平定。部分西移至西海盐池左右,其余向南迁移。宣帝时(前74—前49年在位),纷渡湟水畜牧,以汉出兵干涉,遂于元康三年(前63)再次起义。后为汉赵充国将兵镇压。新莽时(公元9—23年)又起义,东汉初年为来歙等击平,部分迁居天水、陇西、三辅等地,其余南徙至西倾(羌)山,与钟羌错居杂处。永初元年(107),西羌大起义爆发,首领滇零率领所部与钟羌攻入陇西,断陇道,北上至北地郡,建立政权,自称天子。战后,部众分居于凉州东部诸郡和并州、三辅等地,不断反抗东汉政府。中平元年(184),居于北地郡的一部首先发动起义,联合湟中诸羌与义从胡,立北宫伯玉为将军,杀护羌校尉,占据金城,东下陇西、汉阳等郡,进攻三辅,给东汉政府以沉重打击,加速了东汉的灭亡。魏、晋时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皆有其余众。后渐与当地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

猜你喜欢

  • 海上之盟

    辽代末年宋联金灭辽所定盟约。因交盟使者往来通过海道,故名。辽天祚帝天庆四年(1114)九月,女真起兵反辽,次年正月建金,连败辽军,进展迅速,天辅元年(1117),攻克泰、显、乾、懿、豪、徽、成、川、惠

  • 卫绍王

    见“完颜永济”(1151页)。

  • 泥和城

    古城名。又作洪和城。故址在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秦汉时为羌人居地。北魏置郡。太和十四年(490),吐谷浑王伏连筹拒魏孝文帝诏,称疾不入朝,且修洮阳、泥和2城置戍。其地遂为吐谷浑所据。次年,二戍为枹罕镇将

  • 宝巴

    见“保八”(1680页)。

  • 东科尔

    ①藏语音译,亦称赛郎巴,意为“僚属”、亦即“仲科尔”,“在政府任官之世家之弟”。额定175名,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俗官。凡大贵族子弟在仔康附设学校受训后,即任官,称东科尔。在原西藏地方政府中形成一俗官系统

  • 雍宁

    西夏崇宗李乾顺年号。1114—1118年,凡5年。

  • 唐仁祖

    1249—1301元朝大臣。字寿卿。畏兀儿人。札鲁忽赤(断事官)唐古直之孙,达鲁花赤(镇守官)唐骥子。早年丧父,由母教之读书,通诸方语言,尤精音律。中统(1260—1264)初,质于元廷,廷习学蒙古字

  • 亚梅什湖之战

    准噶尔军抗击俄军侵略的一次重要战役。康熙五十四年(1715),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掠夺中国叶尔羌(今莎车)金矿,派遣中校布赫戈利茨率领3000远征军,占领准噶尔部辖地亚梅什湖(位于前苏联巴甫洛达尔市南面

  • 牧可登

    清雍正年间蒙古诗人。字华亭、艺园。蒙古正白旗人。雍正元年(1723),中癸卯科三甲进士,充翰林院庶吉士。累官至刑部侍郎。精通汉语汉文,所著《圣主躬耕猎田诗》,是五言古诗,歌颂清朝皇帝,写得语言流利,并

  • 孛端察儿

    传说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始祖。又译孛端叉儿。阿阑豁阿幼子,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十世祖。世居斡难河(今鄂嫩河)上源的不儿罕山(今肯特山)地区。传说为其父死后,其母阿阑豁阿感光所生,与兄不忽合答吉、不合秃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