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英

元英

?—510

北魏宗室。字虎儿。鲜卑元氏(拓跋氏)。太武帝※拓跋焘曾孙,南安王※元桢子。史称其“性识聪敏,博闻强记”,善骑射,解音律,微晓医术。孝文帝时,为平北将军、武川镇都大将、假魏公。迁都督梁益宁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都大将、梁州刺史。太和十九年(495),随帝南伐,为汉中别道将,率州兵击汉中,以功迁安南大将军,封广武伯。在仇池6年,以威惠著称。二十三年(499),从征汉阳,为左卫将军,加前将军。迁大宗正,转尚书,镇荆州。因屡为齐将陈显达所败,免官爵。宣武帝即位后,行徐州,还复尚书、广武伯。后以军功。拜吏部尚书,进爵常山侯。正始元年(504),都督征义阳诸军事,率众南伐,大破梁将曹景宗,克三关,封中山王。三年(506),为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州军事,率众10万以拒梁军,先后破阴陵、梁城、马头,围钟离。次年二月,诏其回师,上表求延期。四月,水盛破桥,魏军奔溃,以经算失图,除名为民。永平元年(508),因京兆王元愉反,复王封,都督冀州诸军事,未发而冀州已平。后都督南征诸军事,攻克三关。还朝,任尚书仆射。三年(510),卒,追赠司徒公,谥献武王。

猜你喜欢

  • 纳拔

    见“捺钵”(2037页)。

  • 撒拉回回

    撒拉族旧称。简称撒拉回,又称撒拉尔回。因自称撒拉,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与回族大体相同,故名。参见“撒拉族”(2493页)。

  • 兀狄哈

    见“窝集部”(2297页)。

  • 闾达

    即“类利”(1762页)。

  •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落雪的季节,即冬天。鄂伦春族旧无历法,在长期的狩猎和生活实践中,根据物候变化总结出一套计算一年四季变化的知识。虽与我国通行农历不完全相合,但适合其狩猎活动需要。下雪后,是“打皮子期”

  • 桑雄部落

    藏族部落名。为“羌日六部”之一。在西藏那曲县境内。“桑雄”藏语音译,意为“广阔平原”。下辖阿巴、托如、玛尔庸、苏尔巴、森巴、扎江、森巴达孜玛、甘丹、赛东9个小部落,故称“桑雄格尔雄古”即“桑雄九部”。

  • 胡邪尸逐侯鞮单于

    即“湖邪尸逐侯鞮单于”(2277页)。

  • 铁铉

    1366—1402明朝大臣。邓州(今河南邓县)人。回族。洪武(1368—1398)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官。处理明断,善决疑案,奏对详明,深得朱元璋器重,赐字“鼎石”,诏令两法司疑狱尽

  • 德木齐

    ①蒙古语音译。又作“得木齐”,意为“监督官”、“检察官”、“保管人”等。在准噶尔,为鄂拓克官员。管理40户至100—200户不等。佐※达鲁噶管理鄂拓克事务,有下达命令、征收租税、保护民生、介绍婚姻等责

  • 什扈尔伯克

    参见“什和勒伯克”(3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