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修

元修

510—535

北魏皇帝。532—535年在位。字孝则。鲜卑元氏(拓跋氏)。高祖※元宏孙,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史称其沉厚少言,好武事。始封汝阳县开国公,拜通直散骑侍郎,转中书侍郎。建义(528)初,授散骑常侍,迁平东将军,兼太常卿,改镇东将军、宗正卿。永安三年(530),封平阳王。普泰(531—532)初,转侍中、征东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加侍中、尚书左仆射。中兴二年(532)四月,被高欢拥立,即帝位于洛阳东,娶欢妇为后,封欢为大丞相、太师、天柱大将军,实权为欢所握。同年五月,杀前废帝广陵王元恭。十一月,杀后废帝安定王元朗及东海王元晔。永熙三年(534)四月,封宇文泰为侍中、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欲依泰除欢,并以斛斯椿为领军,以为心膂,参决军谋朝政。继下诏,扬声伐梁,实谋北讨高欢。七月,率军10万拒欢军于黄河。待欢军渡河后,即西奔长安泰处,闰十二月(535年2月),为泰鸩杀。谥孝武帝,史称出帝。

猜你喜欢

  • ?—73东汉时疏勒王。居疏勒城(今新疆喀什市),领户21000,胜兵3万余人。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为匈奴所立龟兹王建攻杀,以龟兹左侯兜题为疏勒王。次年,汉军司马班超西进疏勒,劫缚兜题,立成兄

  • 库鲁木旭伯克

    清末新疆地方官员。原为游牧于帕米尔一带的柯尔克孜族千户长。光绪四年(1878),清政府将帕米尔地区的军政中心由郎库里移至木尔加木后,与千户长沙依木伯克一起被任命为当地行政长官,管辖喀拉库里、郎库里、木

  • 全庆

    ?—1882清朝大臣。字小汀。满洲正白旗人。叶赫那拉氏。尚书那清安之子。道光九年(1829)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历侍读学士、少詹事、詹事、大理寺卿。二十一年(1841),授头等侍卫,充古

  • 阿术浒水

    见“按出虎水”(1623页)。

  • 焚书

    书名。又称《李氏焚书》。明代回回人※李贽撰。约成书于明万历四年至三十年(1576—1602),分6卷,分书答、杂迷、读史和诗四部分。作者以反对孔孟之道的“异端”自居,书中猛烈抨击儒家经典和假道学,提出

  • 舒明

    ?—1762清朝将领。蒙古正黄旗人。乌梁海人,济勒莫特氏。初历任二等侍卫、头等侍卫。乾隆九年(1744),授绥远城副都统。十年,调右卫副都统。十五年(1750),受命办理青海事务。十八年(1753),

  • 东且弥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天山东部兑虚谷(今新疆阜康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近200,口1900余,胜兵500余。国王之下设东且弥侯、左右都尉各1人。居民从事农牧业。所居无常。有牛、马、

  • 绥州监军司

    见“祥祐军司”(1957页)。

  • 迭达迭剌部

    见“迭刺迭达部”(1456页)。

  • 南苏州

    见“南苏城”(15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