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傣文贝叶经

傣文贝叶经

西双版纳傣族用铁笔在贝叶上刻写的傣文佛教三藏经。贝叶系以棕榈类木本植物贝多罗树的叶子制作而成。贝叶经的制作工序较复杂,先将贝叶7—8张叠在一起,用石覆压几天,取出用圆竹棍滚压,使其平滑,然后再压几天,取出修剪整齐,便能用铁笔在正反两面刻写。刻写后,涂以干炭粉,抹油,擦净,字迹就清楚地显露出来。积数十页,内容告一段落之后,编为一册。每册边缘涂以金银粉或焦粉,用布或木盒包装,甚为精致美观,堂皇庄重。每部经典20—30册不等。所刻写之经书据传曾多达84000卷,其中经藏五大类,21000卷,律藏五大类,21000册,论藏七大类,42000册。经典中有巴利语音译本和傣语本以及译音加傣语说明的注释本,保存了部分南传佛教经典早期的面貌,还有一部分是傣族僧人根据佛教教义加以阐发的著述。贝叶经中亦保存有傣族的历史、地理、语言、文学等资料。

猜你喜欢

  • 和雇

    官府强行雇佣服役的措施。源于唐、宋,金、元沿之。元代,凡递运官物或各种工役,多向民间雇佣人夫、牲畜、车、船等服役。按户等高下、田产多寡轮流承担。运费按百斤百里计价,水旱运输不同,山地平川、顺水逆流各异

  • 拘那罗陀

    499—569南北朝时期佛教译经师。法号真谛,或称真谛三藏。原籍西天竺优禅尼国(乌仗那)人。梁武帝大同十二年(546),由海西至中国南海郡(今广州市)。越二年又至建康(今南京)。时因侯景之乱,世情骚然

  • 石邃

    ?—337十六国时期后赵太子。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后赵主※石虎子。初随父事石勒,以骁勇著称。后赵太和元年(328),以左卫将军从石勒攻前赵主刘曜于洛阳,都督中军事,执曜。拜征东

  • 清真释疑

    书名。清代回族人金天柱撰。天柱,字北高,金陵(今南京市)人。乾隆三年(1738),官翰林院四译馆正教序班。该书以问答式,分别介绍伊斯兰教饮食、服色、礼仪、诚信、容体、释名等方面的常识,以解释异教及世俗

  • 平宋录

    书名。又名《大元混一江南实录》、《丙子平宋录》。元刘敏中撰。3卷。前有大德元年(1297)邓锜、方回、周明三序。记至元十一年(1274)九月伯颜领兵攻宋,至十三年五月下临安,及宋幼主北迁之事。内容与《

  • 铁冶务

    西夏冶铁管理机构。景宗李元昊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设于夏州(今属陕西靖边),东境距黄河80里处。

  • 那燕

    ?—1549明嘉靖朝黎族农民起义首领。海南岛崖州止强村人。黎族。嘉靖二十六年(1547)冬,因崖州通判黄本静差使赵坤文等到止强等黎村强行摊派,肆意勒索畜财等物,愤而在止强、石讼等村号召黎人奋起斗争,反

  • 宣抚使

    官名。唐代始置。玄宗开元十六年(728),以宇文融为河北道宣抚使。唐后期经常派朝官巡视经战乱破坏,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宣抚处置使,类似后来的钦差大臣。宋代在用兵时,以执宰大臣或大

  • 马齐

    1652—1739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户部尚书未斯翰次子。康熙初年,由荫生授工部员外郎。二十一年(1682),迁工部郎中,监督芜湖关,以税银溢额升内阁学士。二十四年,授山西布政使,擢山西巡

  • 格桑章噶

    藏语音译。西藏地方铸造的银币之一。面值1.5钱。含纯银约75%,1909年铸造。较其余银币重量轻,质地较好,系以西藏民间银两打制而成。与“九松西著”、“甘丹颇章”、“觉阿尼西”4种银币通称“章噶噶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