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余阙

余阙

1303—1358

元代党项(唐兀)人。字廷心,一字天心。世家河西武威(今甘肃武威)。父沙剌藏卜,居官庐州(今安徽合肥),遂为庐州人。少丧父,家贫,13岁始就学。元统元年(1333)中进士,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后奉诏入京为翰林文字,转中书刑部主事。3月内理冤狱500件。与上官不合,弃官归家。后复为翰林修撰,参与修宋、辽、金史。后拜监察御史,敢率直上言。改中书礼部员外郎,寻出为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力促右丞相沙班帅师镇压广西莫徭,并为其筹集粮饷。对沙班的怙权自用,每抗辞相沮。后改集贤经历,迁翰林待制,出佥浙东道廉访司事。元末农民起义暴发后,至正十二年(1352)任淮西宣慰副使,驻守安庆,抗击红巾军。至正十五年(1355)升为同知淮西宣慰副都元帅,十六年转淮南参知政事,十七年拜淮南行省右丞。守安庆6年,与农民军大小200余战。农民军赵普胜与陈友谅联合攻安庆,十八年(1358)城破自尽。一生留意经术,五经皆有传注,有新意,尤工诗文,能达其所欲言。弟子辑其诗文成集,因曾耕读于青阳山,号青阳先生,名《青阳先生文集》。其中《送归彦温赴河西廉使序》记叙了党项人的习俗及其变化。元朝追赠其为摅诚守正清忠谅节功臣,荣禄大夫,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豳国公,谥忠宣。后增谥文忠,追封夏国公。明初,诏立庙于忠节坊,岁时致祭。有孤子渊,为明初举人。子孙经20余代传衍至今,现安徽合肥、安庆一带仍有后裔,并有《余氏宗谱》传世。

猜你喜欢

  • 闽濮

    古族名。即缅濮。见《华阳国志·南中志》。是今孟高棉语系布朗、佤、德昂等族的先民。汉晋时期与古濮人(永昌濮)、百越人及其他种人交错居于云南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市,后移耿马),相当于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

  • 高元固

    渤海族人。是少数见于史载的渤海人参加唐科举考试者之一。入唐应宾贡试路经福建时,特拜访晚唐著名诗人徐夤(福建莆田县人)。谓渤海人得徐《斩蛇剑》、《御沟水》、《人生几何》诸赋,皆用金字写在屏障上。徐听后想

  • 嘲瑰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圣宗※兴圣宫。是词尚作名号,《辽史·萧海瓈传》:“海瓈……继娶嘲瑰翁主。”

  • 努山

    ?—1658清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札库塔氏。世居噶哈社璧之鄂里噶山。塔克都第三子。初管牛录章京事,天命年间,每有征战,多受令统噶布什贤(前锋)探哨。授为噶布什贤章京。天聪六年(1632),从太宗征察

  • 回回钦天监

    见“回回司天监”(784页)。

  • 讨击使

    吐蕃在河陇占领区的驻军将领职称。系地方性职官。唐会昌二年(842),吐蕃达磨赞普被弑后,别将论恐热即任落门川(今陇西县附近)讨击使。拥兵争河陇吐蕃军权,以图实现自立为赞普的目的。

  • 杭爱

    ? —1683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章佳氏。顺治元年(1644),任礼部笔帖式,擢主事,累迁吏部郎中。康熙十一年(1672),授山西布政使。次年,擢陕西巡抚。十二年,吴三桂叛。受命随军征讨,督粮饷。

  • 楛矢

    见“楛矢石砮”(2164页)。

  • 邕州

    古州名。唐贞观六年(632)以南晋州改置,属岭南道。治所在宣化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南郁江南岸)。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改名诚州,南汉复名邕州。宋因之,属广南西路。向为岭南一大都会及峒僚

  • 阿旺洛桑丹白坚参

    1660—1728清代青海古尔寺高僧,德庆寺之创建者。藏族。出生于森宝山下之曲察阳桑村。由五世达赖等确认为前世拉摩·洛哲嘉措之呼毕勒罕。从丹喜仓尊出家。12赴西藏,由五世达赖授沙弥戒。拜哲蚌寺郭芒扎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