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伏允

伏允

?—635

隋代吐谷浑可汗。又作允伏,号步萨钵。※世伏弟。开皇十七年(597),兄被国人杀害,嗣立。遣使赴隋,表陈废立事,并请依吐谷浑“兄死妻嫂”风俗,娶嫂隋之光化公主为妻,获许。此后,与隋通好,“朝贡岁至”。炀帝时,双方关系恶化。大业元年(605),遣子慕容顺入朝长安,被扣为质子。四年(608),炀帝为打通中西陆路交通,遣使诱铁勒莫何可汗击破吐谷浑,迫之逃入西平(治今青海西宁),又乘吐谷浑王向隋求援之机,遣安德王杨雄、许国公宇文述率军掩击,大破其众,拔曼头、赤水等城,降者10万余口,六畜30余万。伏允南走雪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其故地皆为隋有,置州、县镇戍。五年,炀帝以“西巡”为由,再次对吐谷浑进行军事围剿,伏允兵败覆袁川,失都城伏俟城(今青海铁卜卡古城),逃至党项。十四年(618),乘隋内乱濒亡,尽复故地,臣属于突厥。唐武德二年至贞观八年(619—634),屡遣使至唐,并立互市;同时频扰唐沿边之松、岷、洮、叠、扶、兰等州。贞观八年,因扣押唐招抚使赵德楷,为西海道行军总管段志玄所败。次年,又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所败,率部逃往于阗,后迁鄯善,归附吐蕃。同年为部下所杀。

猜你喜欢

  • 马月忽难

    见“马月合乃”(181页)。

  • 赀虏

    即“赀”(1863页)。

  • 苏四十三

    1729—1781清代撒拉族、回族联合反清起义领袖。原籍河州(今甘肃临夏),祖辈迁居青海循化(治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平民出身。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从师伊斯兰教新教(哲赫林耶门宦)首领

  • 萨尔浒山城

    清初城名。参见“萨尔浒”(2006页)、“萨尔浒之战”(2012页)。

  • 独解支

    ?—715唐代回纥第六代首领。药罗葛氏。※比粟子。永隆元年(680),嗣父位,继任瀚海都督。以后突厥默啜可汗势强,铁勒旧地尽为所并,遂率众联契苾、思结、浑三部自碛北徒居甘、凉间避乱。以精骑佐唐之赤水军

  • 匋伻

    1164—1234宋代云南西双版纳第三世※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又名爱伻。傣族。※匋钪冷长子。南宋嘉定四年(傣历五七三年,1211),父卒,继位,为景龙金殿国国主。平定弟伊菶叛乱,杀之。端平

  • 曩论

    藏语音译,意为“内相”。吐蕃主管内政之官。有大、中、小之别。详见“曩论掣逋”(2589页)、“曩论觅零逋”(2589页)及“曩论充”(2589页)。

  • 戛纽

    见“牯脏头”(1665页)。

  • 中山桓公

    战国时中山国国君。或作��祖、桓子。白狄鲜虞人,姬姓。继中山武公为国君,传位时间不详。周威烈王二十年(前406),中山国被魏将乐羊攻破,魏文侯封太子击为中山君,命乐羊镇守,

  • 完颜济安

    1142—1143金朝太子。熙宗长子。女真族。完颜氏。母为悼平皇后裴满氏。熙宗皇统二年(1142)三月,册为皇太子。金朝立太子之制,自此始。十二月病死。葬兴陵之侧。谥英悼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