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五原战役

五原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之一。即1940年3月傅作义部队与河套人民收复失地打击日寇的一次战役。1937年日军侵占绥远、包头等地,五原诸地沦于敌手。1940年,傅作义整训补充部队,发动群众,决定收复五原(位于内蒙古包头西北)。3月20日夜,800余名敢死队员用“掏心战术”突进五原城内,随后新三十一师攻入,对敌人分割包围。日军司令部被彻底捣毁,日伪军死伤众多,五原新城被收复。三十二师亦于21日收复五原旧城。毁掉乌加河桥,截断日伪援军,并隔河猛击敌军,然后转移。这次战役共歼灭日伪军3400余人,俘敌数百人,缴获汽车50余辆及大批武器弹药,予日寇以沉重的打击。

猜你喜欢

  • 哑速火落赤把都儿

    明代蒙古右翼阿苏特部领主。又作合罗气把都儿台吉、诺木达喇古拉齐诺延、诺们达喇呼拉齐,简称哈罗气、合落气等。孛儿只斤氏。※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孙,※博迪达喇第三子。驻牧于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以北,今内蒙

  • 萧菩萨哥

    (975或983—1032) 即辽朝第六代皇帝圣宗之仁德皇后。契丹族。为承天皇太后※萧绰侄女,平州节度使萧思猥女。12岁被选入宫。统和十九年(1001)五月,册为“齐天皇后”。曾监造清风殿、天祥殿、八

  • 皆木巴

    见“皆木玛”(1623页)。

  • 贡桑诺尔布

    1871—1930清末蒙古族教育家。号乐亭,又号夔庵。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今昭乌达盟喀喇沁旗),乌梁海氏。郡王旺都特那木济勒长子。受过严格的蒙古贵族教育,通晓蒙、满、汉、藏等文字,喜吟咏,工书

  • 高州蛮

    古族名。宋代溪峒地区少数民族。高州原名珍州,其地包括今贵州道真、正安等地。宋初首领田景迁内附,拜珍州刺史。开宝元年(968),以郡多火灾,改名高州,始有其族称。八年(975),田景迁卒,以其子衙内都指

  • 衮必里克墨尔根

    见“吉囊”(681页)。

  • 茅荆达坝

    隘口名。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部,是赤峰地区通往承德、北京的咽喉要道。古道险隘,在交通、经济、军事上都占有重要位置。坝口呈马鞍形地貌,坚硬的花岗岩形成较高的山峰,相对较软的片麻岩则易被侵蚀,而形成隘口。

  • 乌尔会河之战

    清军与准噶尔部噶尔丹的一次战役。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噶尔丹统兵3万,窜入内蒙古汛界乌尔会河东地区劫掠,与清理藩院尚书阿尔尼军相遇,交战。阿尔尼先以蒙古勇士200余出击,复令喀尔喀兵500百夺

  • 汝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爵之一,授螭纽金印。延祐二年(1315,一作元年),叛王海都子察八儿归顺元廷,受封。其子完者帖木儿、孙忽剌台袭封。

  • 叱列平

    504—554东魏、北齐大臣。字杀鬼。敕勒叱列氏(又作叱利、叱伏列氏,后改李氏)。代郡西部人,世为酋帅。中军大都督叱列延庆之侄。史称其善骑射。袭第一领民酋长、临江伯。孝昌(525—527)末,补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