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于谨

于谨

493—568

北魏至北周大臣。字思敬,小名巨弥(一作巨引)。河南洛阳人。鲜卑于氏(原为万忸于氏)。陇西郡守于提子。晓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初屏居闾里,未有仕进之志。正光四年(523),始为铠曹参军,从大行台元纂北征柔然。次年,为长流参军,随广阳王元渊北上镇压斛律野谷禄义军。拜积射将军。孝昌二年(526),从渊弹压鲜于修礼义军。率军与梁将曹义宗相战于穰城(今河南邓县)附近,晋都督、宣威将军。建义元年(528),任镇远将军,转直寝。随元天穆镇压葛荣、邢杲,从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等,封石城县伯。累迁征北大将军、大都督。太昌元年(532),从天光与高欢战于韩陵山,兵败入关,任卫将军、咸阳郡守,进言建都关中之策。永熙三年(534),随孝武帝西迁。从宇文泰征潼关,破迴洛城(今河南孟津县东),任北雍州刺史,进爵兰田县公。大统三年(537),为东伐前锋,拔弘农,战沙苑,进爵常山郡公。从战河桥,拜大丞相府长史,兼大行台尚书,迁太子太保。十二年(546),拜尚书左仆射,领司农卿。率兵镇潼关,加授华州刺史,寻拜司空。十五年(549),进位柱国大将军。恭帝元年(554),为雍州刺史。率师攻梁江陵,杀元帝,立萧��为后梁主。别封新野郡公,司乐作《常山郡公平梁歌》十首颂之。后拜大司徒(一说大司寇)。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封燕国公,迁太傅、大宗伯,参议朝政。保定三年(563),以其为三老。天和二年(567),任雍州牧。卒,赠太师、雍州刺史等,谥文。

猜你喜欢

  • 门前礼

    甘肃北蒙古族婚俗。婚礼时,在新郎门前铺一块大白毛毡,用青稞粒镶出万字和莲花图案各一,新娘接到门前时,由主婚人命新郎跪在万字型图案上,象征一切吉祥;新娘跪在莲花型图案上,象征多子多福。主婚人同时朗诵祝词

  • 白霫三部

    见“白霫”(596页)。

  • 乌尔图绰农河

    河流名。辽称按出河。发源于内蒙古巴林旗之巴颜五兰峰,东南流,会布雅乃河及牯尔图河,东流入阿噜科尔沁旗界,东南流入达尔罕旗界,没于沙地。清代迄今,沿河为巴林、阿鲁科尔沁、达尔罕等旗游牧之地。

  • 长春厅

    见“长春府”(368页)。

  • 土尔扈特南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角昂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土尔扈特部丹忠拒附罗卜藏丹津叛清。三年(1725),以功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三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

  • 北魏太武皇帝

    见“拓跋焘”(1358页)。

  • 赤那思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捏古思、捏兀歹、赤纳思、直拏斯。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皆出自海都(成吉思汗六世祖)。为海都次子察剌孩领忽二子坚都赤那与兀鲁克臣赤那后裔。以祖称为部名。游牧于捏兀歹河一带

  • 贵由

    1206—1248蒙古国第三代大汗。又译古与、古余克。乞颜·孛儿只斤氏。太宗※窝阔台长子。太宗五年(1233),从宗王按赤带征辽东,擒东夏国主蒲鲜万奴。七年,与宗王拔都等西征,史称“长子出征”,攻取钦

  • 雅赖

    ?—1664清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佟佳氏。※扈尔汉第七子。太祖努尔哈赤时,从征乌喇部,略朝鲜,数受伤。天命六年(1621),征辽东,攻察哈尔,俘获甚众。天聪三年(1629),随太宗皇太极征明北京,败

  • 葛布

    古代越人用苧麻所织的一种细布。春秋时越国妇女所织,因其“弱于罗兮轻霏霏”而闻名于世。越国被吴国打败后,勾践曾以此奉献夫差,“吴王得葛布之献,乃复增越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