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
书名。中国历代记录史事的纪传体史书总称。历朝重视,多为官修,称正史。魏晋称《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代已失传的《东观汉记》)、《三国志》、《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为《十三史》;宋加《南史》、《北史》、《唐书》、《五代史》,称《十七史》;明加《宋史》、《辽史》、《金史》、《元史》,称《二十一史》;清乾隆初年修《明史》成,加入合刻,称《二十二史》,后又增列《旧唐书》和《旧五代史》,总称《二十四史》,是为此名之由来。全书共3229卷,以纪、传、表、志形式,记载自黄帝至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历史事迹,是中国最丰富的史料宝库。过去较流行的有清乾隆时官刻的武英殿本。较佳的有商务印书馆影印百衲本。现最佳的有中华书局排印的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书名、作者、卷数如下表:
书 名 | 作 者 | 卷 数 |
史 记 汉 书 后 汉 书 三 国 志 晋 书 宋 书 南 齐 书 梁 书 陈 书 魏 书 北 齐 书 周 书 隋 书 南 史 北 史 旧 唐 书 新 唐 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 史 辽 史 金 史 元 史 明 史 | 西汉司马迁 东汉班固 南朝宋范晔 西晋陈寿 唐房玄龄等 梁沈约 梁萧子显 唐姚思廉 唐姚思廉 北齐魏收 唐李百药 唐令狐德棻等 唐魏徵 唐李延寿 唐李延寿 后晋刘昫等 北宋欧阳修、 宋祁 北宋薛居正等 北宋欧阳修 元脱脱等 元脱脱等 元脱脱等 明宋濂等 清张廷玉等 | 130 100 120 65 130 100 59 56 36 130 50 50 85 80 100 200 225 150 74 496 116 135 210 332 |
猜你喜欢
萧图玉
辽代将领。字兀衍。契丹族。北府宰相※萧海瓈子。圣宗统和初年,承天太后萧绰称制。以戚属入侍。寻为乌古部都监。因讨速母缕等部有功,迁乌古部节度使。十九年(1001),任西北路招讨使。二十五年(1007)九
萧素
见“萧速撒”(1997页)。
溥儁
1886—?清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端郡王载漪次子。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欲废黜光绪帝,于光绪二十五年底(1900年初),赐以头品顶带,命为穆宗之后,册立其为“大阿哥”,作为皇储,将承袭帝位,因遭到中
白马路簇
明代四川藏区部落名。居今四川松藩境。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在其地置白马路簇长官司,任命当地部落首领为长官司长官,治理部落大小事务。宣德三年(1428),故长官子霍则派人入朝贡马,赐以钞、彩币表里
叫鹿围
见“秋围”(1673页)。
察哈尔镶黄旗
清察哈尔八旗之一。由康熙十四年(1675)迁置宣大边外的察哈部众及以后陆续来降的喀尔喀、厄鲁特部众合编而成,不设札萨克,由清廷派总管管辖。是为总管旗。位于张家口外,东接察哈尔正白旗,西邻察哈尔正黄旗,
申隔宗
清代西藏门隅地区所置宗之一。相当于县。亦作僧格宗。藏语音译,意为“狮子堡”。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门隅中部的色拉山南麓。此与错那宗吸乌地同属一个宗。相传为错那宗宗本(县官)的薪俸地。本宗本由降喀宗宗
有泰
?—1910清朝大臣。字梦琴。蒙古正黄旗人。卓特氏。大学士※富俊之孙,驻藏大臣※升泰之弟。初为监生。同治四年(1865),考取额外蒙古协修官。光绪二十一年(1895),官江苏常州知府。二十七年(190
阿里克等四十族
见“西宁管辖四十族”(716页)。
谋速鲁蛮
见“木速蛮” (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