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书库尔岱青

书库尔岱青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汗王。又称岱青。※和鄂尔勒克长子。明崇祯十三年(1640),随父参加在塔尔巴哈台召开的卫拉特、喀尔喀四十四部王公大会,参与制定《蒙古卫拉特法典》。清顺治元年(1644),成为西迁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部首领。三年,与弟罗卜藏诺颜随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向清朝进表贡。同年赴西藏,取得达赖喇嘛对其汗号的承认。是后近十年间,留居西藏,也时返伏尔加河流域牙帐,与弟伊勒登诺颜、罗卜藏诺颜共同治理部务。七年(1650),遣使向清朝贡马,十二年(1655),又遗锡喇布鄂木布奉表贡,均受到清政府礼遇。执政期间尽力调整与俄国关系,通过1655年、1657年、1661年三次谈判,缓和了双方关系。1655年断然拒绝俄国提出共同进攻波兰人及其同盟者克里木人的要求。同时,也拒绝与克里木汗国联合进攻俄国,保持外交和军事上的自主与独立。十八年(1661),因年迈传汗位与于子朋楚克。被誉为是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汗国初创时期的著名汗王。

猜你喜欢

  • 彭儒猛

    ?—1027宋代下溪州土官。土家族。彭文勇长子。嗣为下溪州(治今湖南古丈东北)刺史。景德二年(1005),辰州“诸蛮”进攻下溪州,被其击走,并擒献酋首。获赐锦袍、银带。自陈母老,愿被恩典。诏特加邑封。

  • 巴延

    见“伯颜”(1089页)。

  • 君长

    古代中原人对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的习称。古史有关四裔记载多用之。《三国志·挹娄传》:“无大君长,邑落各有大人”。《旧唐书·室韦传》:“其国无大君长,有大首领十七人,并号‘莫贺弗’”。《续通典》记辽代的铁骊

  • 王义宗

    五代时吐谷浑别部首领。后晋开运三年(946),官吐谷浑节度使。及吐谷浑首领白承福遭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诬陷,五族四百余口被杀后,受知远命,统领白承福余部。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加封检校太尉、沁州刺史。

  • 伯都

    元朝大臣。哈剌鲁氏。集贤大学士※曲枢长子。早年与父侍从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大德十一年(1307),武宗即位,授翰林学士,迁典宝监卿、治书侍御史。武宗至大元年(1308),升荣禄大夫,遥授中书平章政

  • 兴和路

    元代路名、驿站名。即原抚州。中统三年(1262)十一月,升为隆兴府。十二月,在此建行宫,后升为路。皇庆元年(1312)十月,改为兴和路,治所在高原县(今河北张北县)。辖宝昌州和高原、怀安、天成、威宁四

  • 孟缅长官司

    云南土司名。明宣德五年(1430)置,一说万历(1573—1620)中置。辖境为今云南临沧县及双江县部分地区。元时属景东府地,明隶云州。清乾隆十二年(1747,一说十一年,1746)改置厅,隶顺宁府。

  • 别剌撒浑

    见“裴罗将军城”(2448 页)。

  • 密儿纪

    见“蔑儿乞”(2442页)。

  • 八剌

    ?—1271察合台汗国第六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察合台之曾孙,也孙都哇之子。初随从忽必烈汗。至元二年(1265,一说三年),奉忽必烈命归汗国执政,废斡儿干纳擅立之木八剌沙,自立为汗。背叛元廷,夺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