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乞伏国仁

乞伏国仁

?—388

十六国时期西秦建立者。陇西鲜卑人。※乞伏司繁子。初随父附前秦苻坚。晋太元元年(376),父卒,嗣领部众,代镇勇士川(今甘肃榆中大营川)。随苻坚南征晋,命为前将军,率领先锋骑。淝水之战后,乘坚兵败之机,叛苻坚,返陇西,招并诸部,聚众至10余万。十年(385),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西州牧,改元建义,任命官署,置12郡(一说11郡),筑勇士城。次年,收降秘宜与其弟莫侯悌所率部众3万余户。十二年,受苻登册封为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苑川王。率兵大败高平鲜卑没奕于、东胡金熙联军于渴浑川,迫降鲜卑大人蜜贵、裕苟、提伦等三部。继败叛将叱卢乌孤跋,使之复降。讨破鲜卑越质叱黎部于平襄。十三年(388),卒,谥宣烈王,庙号烈祖。

猜你喜欢

  • 科博栾卫

    见“和卜罗卫”(1448页)。

  • 清准贸易

    清朝政府与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之间的经济交流。自清初起,双方即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早在巴图尔珲台吉统治时期(1634—1653),其与兄弟子侄俱先后遣使献贡于清,与之一起聚牧的杜尔伯特部、和硕特

  • 京观记

    著作名。为埋葬侬智高起义军官兵而作。1篇。北宋狄青(1008-1057)撰。内容记载皇祐五年(1053)正月,狄青率宋军败壮族侬智高起义军于邕州归仁铺(今广西邕宁县五塘),宋军进城后,就战场收尸筑一冢

  • 乞列迷

    即“吉里迷”(681页)。

  • 陕西学派

    中国伊斯兰教两大学术派别之一。产生于明末。创始人为著名回族经师※胡登洲(1522—1597),登洲,字普照,陕西渭城人。曾到麦加朝觐,回国后大力培植宗教人才,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奠基人。有“胡太师

  • 雄箭

    见“木箭”(255页)。

  • 女像石座

    西夏石雕。共四件,出土时排成一行。红砂石质。近似正方体。一长63,宽59.8,高57厘米。顶面正中有一卯孔。圆雕女性人像,其形象除胸前无兜肚,双乳下垂,半握双拳支撑于膝,手腕足胫各饰双环外,其余与男像

  • 五狄

    古代中原人对北方几个少数民族的统称。《逸周书·明堂》载西周有“五狄”。《周礼·夏官·职方》郑玄注引《尔雅》亦有“五狄”。上述二书未指出五狄名称。《白虎通·礼乐》称“北方为五狄”,则泛指北方各族。《礼记

  • 墨尔根王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的封号。后金天聪二年(1628),太宗皇太极亲征察哈尔多罗特部。回师时,以幼弟多尔衮此次随征,克著勤劳,因赐墨尔根戴青之号以褒之。此号系满语音译,意为“明智的统帅”。清崇德

  • 长沙蛮

    古族名。汉至宋代长沙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作族称。春秋战国时泛称※蛮方、※荆蛮、南蛮。秦分黔中地置长沙郡,汉改长沙国,故名。晋代始有※槃瓠蛮后裔之说。汉永寿三年(157),举兵屯众于益阳(今湖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