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
黄河河源三河交汇处。蒙古语称古尔板,藏语称索尔马,叠称“古尔板索尔马”,意为三河。《蒙古源流》作“锡里木济之三河交会地方”。清代作琐力麻川。据《卫藏通志·黄河》注云,该三河由阿尔坦河与巴尔哈布山水(自北来会)、哈拉答尔罕山水(自南来会)交会。为藏族居住区。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东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切尽黄台吉(库图克台彻辰鸿台吉)率兵至此,征服土伯特(藏族)部落,并皈依佛教。
黄河河源三河交汇处。蒙古语称古尔板,藏语称索尔马,叠称“古尔板索尔马”,意为三河。《蒙古源流》作“锡里木济之三河交会地方”。清代作琐力麻川。据《卫藏通志·黄河》注云,该三河由阿尔坦河与巴尔哈布山水(自北来会)、哈拉答尔罕山水(自南来会)交会。为藏族居住区。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东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切尽黄台吉(库图克台彻辰鸿台吉)率兵至此,征服土伯特(藏族)部落,并皈依佛教。
即“凤伽异”(326页)。
清代学者。字友松。四川开县人。据《清史稿·艺文志》载其所著有《西夏事略》16卷,未见刊行。
见“过折”(757页)。
清代新疆喀什噶尔伯克。维吾尔族。道光六年(1826),张格尔率军窜犯喀什噶尔(今喀什)时,率众从叛。奉张格尔命,带兵自叶尔羌(今莎车)至柯尔坪抗御清军,被击败。张格尔覆亡后,窜逃浩罕。十年(1830)
见“那色波”(930页)。
清代阿尔泰特别区官职名。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科布多帮办大臣改置,驻衙于阿尔泰(今新疆阿勒泰县)承化寺。辛亥革命后,改称办事长官,归中央政府直接管治。辖境东西2000余里,南北1000余里。有新土
见“皇城司”(1701页)。
蒙古族传统食品。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后为蒙古族继承。《蒙古秘史》载,早在成吉思汗第十一世祖母阿阑豁阿时即在蒙古族中普遍存在。每年秋冬之交,牲畜膘肥肉厚之时,为蒙古族宰羊储肉的季节,部分羊肉放入羊肚内保
佛教寺院名。约建于公元10—11世纪之交。在今青海西宁市城西,因依青唐水建寺,故名。宋天圣十年(1032),唃厮啰在青唐建立政权,崇尚佛教,大力扶助寺僧弘扬佛法,使之成为河湟吐蕃的宗教、文化中心。其后
?—1790清代西藏贵族。藏族。七世班禅丹白尼玛之父。后藏白朗宗吉雄谿卡贵族。乾隆四十七年(1782),其子被确认为呼毕勒罕(转世活佛)后,于五十三年(1788),清高宗赐以公爵称号,赏戴花翎。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