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峰山之战

三峰山之战

蒙古灭金战役之一。元太宗三年(1231),蒙古分三路进军攻金。窝阔台汗弟拖雷率西路军由凤翔南下,渡过渭水与汉水,迂回到金朝后方,由房州挥师东向,直指汴京(今河南开封)。次年初,金将完颜合达,移刺蒲阿率步骑15万南下阻击蒙古军。蒙古军以4万之众避开金军主力,沿途诱击骚扰,采取疲敌逸我的战术,使远道而来的金军疲惫不堪,“不能得食,又不得休息”。此时由窝阔台汗自领之中路蒙古军乘虚自白坡(河南孟津县境内)渡黄河,威逼汴京。金军得知,被迫北撤,当退至钧州(今河南禹县)三峰山时,被两路会合的蒙古军所包围。金军粮秣已尽,天又大雪,士兵“僵冻无人色,几不能军”。蒙古军蓄意让路,放金军北走,然后伏兵夹攻,金军大败,精锐悉数被歼,主将完颜合达被执杀。翌年,汴京陷,金哀宗走蔡州(今河南汝南)。六年,蔡州破,金亡。

猜你喜欢

  • 鹿结部

    两晋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鹿结领部而得名。原居于高平川(今宁夏黄河支流清水河流域),有众7万余落。西晋泰始(265—274)初,与鲜卑乞伏部乞伏祐邻迭相攻击,鹿结败,南奔略阳(治今甘肃秦安东南

  • 嘉靖广西通志

    书名。明代广西地方志书。60卷。明林富(字省吾,福建莆田人,汉族)修,黄佐(字才伯,广东香山人,汉族)纂。成书于嘉靖十年(1531)。内分图经、表、志、传、外志等门类。今存广西通志之最早者。每门类均大

  • 庄秃赖

    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全称威正庄秃赖台吉,蒙文史籍作钟都赉卫征诺延。孛儿只斤氏。※吉囊孙,※班扎喇卫征(克邓威正)次子。驻牧于神木和孤山(均在今陕西东北部)以北,来往于榆林(今陕西东北部)、昌宁

  • 忽把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喀巴卫,并说清代喀巴岭,在凤凰城(今辽宁省凤城县)西南30里。

  • 查拳

    回回拳术名。亦称“叉拳”、“插拳”、“揸拳”。其源传说有3:一为唐时(或明末清初时)西域回回人(或“回鹘”人)查密尔东来传拳于鲁西冠县一带,后世遂以其姓为拳名。二为明末抗倭名将查尚义所创。三由少林派拳

  • 河西敕勒

    敕勒之一部分。即指黄河河套以西地区的敕勒。北魏神䴥二年(429),太武帝拓跋焘将数十万敕勒(高车)从漠北迁于漠南。次年,敕勒新民(包括一部分柔然人),不堪忍受北魏将吏侵夺,欲待牛马饱草后

  • 龙船节

    苗族民间传统节日。又称龙舟节。盛行于贵州东南地区清水江畔各县。每年农历五月廿四日(有记载为二十日),邻近各县苗民聚集于江边划龙船以示庆祝。船身长23米,宽1米,由3根杉树干挖成槽形相接而成。装有龙头龙

  • 耶律伯坚

    元初大臣。字寿之。契丹族。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人。史载其为人豪侠,喜交名士。受荐为宦,至工部主事。至元九年(1272),迁保定路清苑县尹。任内,谏大司农司解徐水之害,民得以安。又接民诉,禁权贵截

  • 杨羌奴

    见“杨保宗”(976页)。

  • 突厥语词典

    书名。亦称《突厥语大词典》。中国第一部用阿拉伯文注释的突厥语辞书。马合木·喀什噶里编著。成书于宋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1074)。共8卷。收词近7500条。作者全名马合木(或译马赫默德)·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