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麻沸散

麻沸散

中国古代的一种麻醉药。东汉名医华佗曾使用此药。《后汉书·方术传·华佗》:“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其法早已失传。日本汉方医华岗青洲所用麻沸汤由蔓陀罗、乌头、白芷、川芎、当归、南星配成,可资参考。

猜你喜欢

  • 邹奭

    战国时齐人。邹亦作驺。稷下学者。与邹忌、邹衍为齐三邹子。持邹衍之说,其文饰若雕镂龙纹,齐人称之为“雕龙奭”。《汉书·艺文志》阴阳家类著录《邹奭子》十二篇,已佚。

  • 行走

    清代特殊的官制用语。(1)凡以原官受命在不设专官的机构入直供职,即称在某处或某官上行走。如南书房行走、军机处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章京上行走等。(2)京官在未授实缺之前分发至各该衙门练习试用,称“

  • 投充地

    清初在京畿圈占土地,安置东来八旗官兵。一些汉族地主为求得政治庇护,带地来投。其所带田地称投充地。

  • 石泉军

    北宋政和七年(1117)升石泉县置。治石泉县(今北川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北川县、安县地。属成都府路。蒙古中统五年(1264)升为安州。

  • 洛托

    1616—1665一作罗托。清宗室,满洲镶蓝旗人。贝勒寨桑古长子。崇德元年(1636)封固山贝子,从攻朝鲜。次年预议政。后以淫乱杀人削爵。顺治八年(1651)复封三等镇国将军。十三年授都统。次年为宁南

  • 密斯伯克

    新疆维吾尔语音译。或作采铜伯克、采红铜伯克。官名。专司地方采铜、炼铜事务。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

  • 忠显校尉

    散官名号。始置于金代,为武散官,授从七品下武官。元沿置,改为敕授武官从六品。明为武官从六品,初授。清初沿置,为武职中属绿营者从六品之封赠。乾隆二十年(1755),改武信佐郎。五十一年,与八旗从六品官员

  • 西宁州

    北宋崇宁三年(1104)改鄯州置。治今西宁市。辖境相当今青海西宁市及大通、互助、湟中等县地。属秦凤路。绍兴六年(1136)属西夏。蒙古成吉思汗灭西夏后,为章吉驸马分地,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仍置西

  • 管勾往来国信

    见“国信所”。

  • 乳丁纹

    古代青铜器纹饰。纹形为凸起圆形乳突,如钉帽状。一般排成单行或方阵。亦有置于斜方格形正中并衬以雷纹者,称为方格乳丁纹。盛行于商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