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和
亦作高禾,或以佛号名,称高踰城和。南宋大理统矢府(今云南姚安)人。白族。大理段氏权臣高智升十一世孙。世为段氏权臣,专政柄,号令皆出其门,人称高国主。宋淳祐四年(1244),元兵南下,自西川取灵关,大理危急,遂率将士三千人拒之,激战于九和镇(今云南丽江九河)以北,兵败而亡。宋理宗遣使吊祭,并在九和建塔,至今遗址尚存。
亦作高禾,或以佛号名,称高踰城和。南宋大理统矢府(今云南姚安)人。白族。大理段氏权臣高智升十一世孙。世为段氏权臣,专政柄,号令皆出其门,人称高国主。宋淳祐四年(1244),元兵南下,自西川取灵关,大理危急,遂率将士三千人拒之,激战于九和镇(今云南丽江九河)以北,兵败而亡。宋理宗遣使吊祭,并在九和建塔,至今遗址尚存。
内官名。皇帝嫔妃。唐代内官置为九嫔之一,正二品。宋代为内命妇之一,位修容下、充仪上,正二品。金代亦为九嫔之一,正二品。
五代周显德五年(958)于东洲镇置。治今江苏启东市东北南阳村附近。县本长江口一沙洲,北宋中叶与大陆相连。元末以后县境渐圮于海。初移治礼安乡。明正德七年(1512)寄治通州余中场(今海门市东北)。嘉靖二
一名薛家洲(《景定建康志》)。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大江中。《资治通鉴》:东晋隆安五年(401),孙恩欲进袭建康,闻刘牢之引军还,“至新洲,不敢进而去”。胡三省注:“新洲在京口西大江中,意即今之珠金沙是也。
在今宁夏永宁县、银川市、平罗县一带黄河西岸。清雍正四年(1726),由通智、单畴书等始于陶家嘴南花家湾凿大渠引水北流,长三百里,下入西河。建进水闸、退水闸、束水闸、尾闸十三,随时蓄泄。渠东岸筑长堤以防
地名。约在今四川西昌市一带,明万历中四川总兵官李应祥营此,以逼建昌酋安守。
官署名。掌祭祀。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合并会福、殊祥二院,置太禧院。次年,改名太禧宗禋院,秩从一品,掌神御殿朔望岁时讳忌日辰禋享礼典。官长为院使。下设同知、副使、佥院、同佥、院判等官。下辖隆禧总管
官名。隋开皇三年(583)改都官尚书置,一人,正三品,为刑部长官。唐沿置,中叶以后多以外官兼任,渐成虚衔,由侍郎实掌部务。高宗、武则天、玄宗时,一度改称司刑太常伯、秋官尚书、宪部尚书。吐蕃仿唐制置刑法
1870—1940日本福冈县人,别号南万里。曾加入兴中会。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奉犬养毅之命与宫崎滔天赴华调查,与哥老会首领毕永年过从甚密,并参与中国长江一带的反清秘密活动,收集了不少会党内部材料
又译阿思、阿宿、阿苏特、阿速惕。部名。阿速人原是居于北高加索的伊朗人,信仰希腊东正教,后移居到捷尔宾特伏尔加河口,与拜占庭、谷儿只(今格鲁吉亚)、斡罗思关系密切。元太祖十六年(1221),速不台等率军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教民众耕稼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