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

宋孝宗即位,锐意恢复。但自符离之战后,汤思退等执政,力主和议,边备尽弛。金军乘机渡淮南下,宋廷被迫议和。隆兴二年(1164)冬,和议成,主要条款为:一、宋帝正皇帝号,不再称臣,金、宋二帝以叔侄相称;二、改“岁贡”为“岁币”,银、绢各减五万,分别为二十万两匹;三、宋割商、秦地,两国地界恢复绍兴和议原状。次年,乾道元年和议成立,故宋人又称“乾道之盟”。

隆庆通宝

猜你喜欢

  • 张登

    战国时人。中山国大臣。善游说。前323年,中山国听从公孙衍“五国相王”之议,欲与韩、燕、赵、魏等称王,齐王不悦,欲结燕、赵共伐之。他为中山出使于齐,说服田婴召中山君而许之王。旋又出使赵、魏,使赵、魏亦

  • 职方郎中

    官名。隋文帝置职方侍郎,炀帝改职方郎。唐武德三年(620)置为郎中。尚书省兵部职方司长官,掌天下地图、城隍、镇戍、烽堠等事。龙朔二年(662)改司城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北宋前期置为五品寄禄官

  • 完颜勗

    1099—1157金穆宗盈歌第五子。本名乌野,亦作乌也、乌拽马,字勉道。初从太祖征战,太宗时预谋政事。喜读书。天会六年(1128),奉诏访求金建国前遗事,编撰《祖宗实录》三卷,记始祖以下十帝事迹。熙宗

  • 倢伃

    即“婕妤”。

  • 负排

    唐代南诏地方被选入“四军苴子”中的勇士,无定员。担任诏主及诸镇大军将的警卫。

  • 常田

    新疆吐鲁番地区在麴氏高昌时期和唐朝管辖时期的耕地名称之一。常见于出土的户籍与土地关系文书。现有几种解释:(1)指可常年耕种的优良土地,与劣质土地“部田”相对称。(2)指常年耕种、不需轮休的土地。(3)

  • 东平州

    明洪武七年(1374)降东平府为州,以州治须城县省入。属济宁府。十八年改属兖州府。辖境相当今山东东平、平阴、东阿、阳谷、汶上等县地。清雍正十三年(1735)后不辖县,属泰安府。1913年改为县。

  • 东安平县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灭齐,以安平邑置。治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东北。属临淄郡。西汉属菑川国。东汉属北海国。魏、晋属齐国。南朝宋改为安平县。

  • 巴雅尔

    古部落名、姓氏名。一作巴雅喇、摆牙喇。清入关前居住在松花江下游的满族虎尔哈部之一。天聪、崇德间向皇太极进贡貂、狐皮等物。后被编入八旗。

  • 仓部长史

    官名。麴氏高昌国置,为仓部长官,员一人,掌粮食仓储出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