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亭长
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郡等官府佐吏。管理府衙正门。三国魏、晋、南朝宋州郡县皆设,各一人,掌州郡县府门亭正门及纠仪、通报诸事,下设门吏、门卒若干。晋代县又有狱门亭长。晋、南朝宋内官属下内职掌人亦设。
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郡等官府佐吏。管理府衙正门。三国魏、晋、南朝宋州郡县皆设,各一人,掌州郡县府门亭正门及纠仪、通报诸事,下设门吏、门卒若干。晋代县又有狱门亭长。晋、南朝宋内官属下内职掌人亦设。
春秋时周官名。狱官。《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栾盈云:“臣戮余也,将归死于尉氏。”《汉书·地理志》注引应劭云:“古狱官曰尉氏。”
西汉置。治今河北深泽县。属中山国。东汉省入南深泽县。北魏改南深泽县置深泽县,治今深泽县东南故城。北齐省入安平县。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徙治今深泽县。属博陵郡。唐属定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省
即“后梁末帝”。
书名。清官修。八卷。为满、汉、蒙三体文本,附插图八十七幅。详述满洲兴起始末、满族形成过程以及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的军国大事。与武皇帝实录同,汉译本文字有较大差异。成书年代不详,可能是天聪九年(1635
学校名。唐天宝九载(750)于国子监置,领附监修进士业者。设博士四人、助教二人等官。有学生六十人。安史乱后,学校益废,生徒流散。代宗时,定生员为十人。北宋沿置,仍隶国子监,收纳四方游士至京师求试者。补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县城。《汉书·地理志》南阳郡舂陵县有上唐乡。《资治通鉴》:王莽地皇三年(22),“(王常等)引军与荆州牧战于上唐,大破之”,即此。
?—316十六国时人。鲜卑族拓跋部。代公拓跋猗卢长子。性凶强。因猗卢宠少子比延,欲以为嗣,遂出镇新平城(今山西大同南),统领南部。后因不愿从父命而拜比延,遂与猗卢交战,并败杀之。后为拓跋普根攻灭。
官名。《周礼》有象胥一职,掌通夷狄之语言而翻译之。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建六官,秋官司寇府宾部大夫下有象谞中士,正二命;象谞下士,正一命,即《周礼》象胥之职。北周因之。隋开皇元年(581)罢
即“唐殇帝”。
见“狼汤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