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
唐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字守愚。光启进士。历京兆鄠县尉、右拾遗,终都官郎中,世称郑都官。所作《鹧鸪》诗,为当时传诵,故又称郑鹧鸪。受司空图、马戴等赏识,诗名颇高。与许棠、张乔等十人唱和,时号芳林十哲。诗多咏物,亦有感怀伤时之作。所撰《宜阳集》、《国风正诀》已佚。今存《云台编》(一称《郑守愚文集》)三卷。
唐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字守愚。光启进士。历京兆鄠县尉、右拾遗,终都官郎中,世称郑都官。所作《鹧鸪》诗,为当时传诵,故又称郑鹧鸪。受司空图、马戴等赏识,诗名颇高。与许棠、张乔等十人唱和,时号芳林十哲。诗多咏物,亦有感怀伤时之作。所撰《宜阳集》、《国风正诀》已佚。今存《云台编》(一称《郑守愚文集》)三卷。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掌教圉人养马。每一圉师掌养马四匹。
或作雒越。古族名。百越的一支。秦汉时活动中心在今广西左江流域至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交趾未立郡时,土地有雒田。雒与骆通,其名称来源一般认为与垦食“雒田”有关。有的认为海南岛亦是骆越居住区。先秦时已有骆王
清末报界团体。宣统二年八月一日(1910.9.2)在南京成立。“以结合群力,联络声气,督促报界之进步为宗旨”。由上海《时报》、《神州日报》发起,有上海、北京、天津、奉天、吉林、哈尔滨、广东、江西、湖北
?—1362元末泗州虹县(今安徽泗县)人,字通甫。至正十四年(1354)投朱元璋军,充前锋。善用兵,以不妄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约治军伍。官至佥枢密院事。久征战浙江,议罢寨粮法。进江南行省参知政事
报纸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冬由《图南日报》改名而来,在新加坡出版。爱国侨商陈楚楠、张永福与保皇党人许子麟、沈联芳、陈云秋、朱子佩等合办。继承原有宗旨,高谈革命。三十二年春因内部宗旨不一,实行拆
在今江苏如皋市东南白蒲。宋时为运河(今通扬运河)上堤堰。南宋绍兴四年(1134),金兵侵淮南,诏毁通州白蒲堰以拒。明清时置镇。嘉靖年间倭寇曾犯此。
北宋瑞安(今属浙江)人,字子文。与鲍若雨等同入洛阳,从程颐学。尝以子夏、子张论交之事请教程颐,退而有得。其志趣高远,博极群书,见当时新、旧党争激烈,政事混乱,遂隐居不仕。
官名。北宋雍熙中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西班诸司使。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改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为武德大夫。
蒙古人。察合台孙哈剌旭烈兀之妻。察合台死,哈剌旭烈兀主汗国事。贵由即位,以察合台子也速蒙哥代哈剌旭烈兀。蒙哥即位,又命哈剌旭烈兀代也速蒙哥。哈刺旭烈兀由汗廷西还时,死于道,她受大汗命执杀也速蒙哥,自主
985—1044宋太宗第八子。帝特爱之,期以年二十始就封,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真宗即位,数优加恩命,封广陵郡王,进封荣王。大中祥符八年(1015),坐侍婢纵火,延烧禁中,降封端王。寻进彭王,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