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正司
官署名。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元代始设于各州,掌理道人词讼。凡遇道士与百姓发生词讼,则与地方官府共同处理。长官为道正。洪武十五年(1382)亦置于各州,掌钤束一州之道人。长官仍为道正。清沿明制未改。
官署名。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元代始设于各州,掌理道人词讼。凡遇道士与百姓发生词讼,则与地方官府共同处理。长官为道正。洪武十五年(1382)亦置于各州,掌钤束一州之道人。长官仍为道正。清沿明制未改。
书名。清戴震著。三卷。撰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系综合《绪言》和《孟子私淑录》二书而成。后又几经修订,于四十二年定稿。卷上言性与天理,卷中言性与天道,卷下言理欲与伦常。以考证、疏解《孟子》字义之形
即“完颜合达”。
北魏改南行唐县置。治今河北行唐县东北故郡。属常山郡。太和十四年(490)至二十年(496),为唐郡治。熙平中移治犊乾城,即今行唐县。北周属蒲吾郡,隋属恒山郡,唐属镇州。长寿二年(693)改为章武县。神
官名。隋置,一人,从三品,为左监门府长官。掌宫殿门禁及守卫事。大业三年(607)改名为左监门府郎将,正四品。唐武德五年(622)复旧称。
官署名。即太常寺,唐光宅元年(684)改,神龙元年(705)复名太常寺。
?—3西汉右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字伟君。治《尚书》为博士,当世称为名儒,弟子千余人。后为王莽长子宇师傅。宇不满莽隔绝平帝外家卫氏,遂与之合谋,使吕宽夜以血涂莽第宅门,以变怪警惧之。事发,坐腰
449—515北魏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季祐。父洪之,坐司徒崔浩事被杀。少孤贫,涉猎经史,弱冠为州主簿。孝文帝初,举秀才,对策上第,拜中书博士,迁尚书左丞。及迁都洛阳,与黄门宋弁等参谋帷幄。
画名。唐阎立本绘。贞观十七年(643),太宗感念开国功臣,命立本画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
?—约847唐陇西(治今甘肃陇西东南)人,字达心。元和进士。太和初,为右拾遗,充翰林学士。后迁职方员外郎、左司郎中、谏议大夫。开成元年(836),郑覃荐为中书舍人,为执政李珏、杨嗣复所恶,官不显达。武
管形火器。其制法与一般*鸟铳相似,唯枪管的长度和装药量都加大,口径较小,重量轻,射程远,可达二百步。自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两百年间,为清军的主要轻火器。其种类繁多,主要为火绳枪,少量为燧发枪,用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