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通判

通判

官名。又称半刺,俗称倅。宋乾德元年(963),初置于湖南诸州。二年,惩五代藩镇专擅之弊,又置于各藩镇,皆以朝臣充任。因有与州郡长官共同处理政务之意,故名。其后遂为定员。州郡之政皆需通判与长吏签议连署方许行下,且所部官吏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上闻,即握有监察官吏之实权,故又号称监州。南宋亦置,平时为州、府副长官,战时则专任钱粮之责。元不置。明于地方各府置,为府之副职,位于知府、同知之下,正六品。无常职,无定员。与同知分掌清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事。清沿明制,设于各府,亦正六品。与府同知分掌粮盐、督捕、河工、水利、职事修废、清军、理事诸务。京府通判例以通政使司经历、知事、京县知县、外府通判等升任,外府通判例以詹事府汉主簿、兵马司副指挥、京县县丞、知县、布政司经历等升任。又,清之直隶厅亦有以通判为行政长官者,其名有理事通判、抚民通判等。其制同直隶州知州及知府,直隶于布政司。另设有专管河道之通判及海防通判。因通判之职类似汉之别驾从事史,故又别称别驾。又以在府之位列知府、同知之下,又别称三府。

猜你喜欢

  • 白杨浦

    地名。在今湖北武汉。南朝梁大宝二年(551),王僧辩攻侯景将宋子仙于郢城,子仙败走至白杨浦被擒,即此。

  • 假司马

    官名。汉官名凡加“假”者,均副贰之意。假司马即司马的副贰。余类此者甚多,如假候,即军候(军曲候)的副贰。

  • 武臣

    ?—前208秦末陈县(今河南淮阳)人。秦末农民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任将军,率部北攻赵地,进占邯郸(今属河北),自立为赵王。陈胜命其西进增援周文军,他拒不执行,并擅遣韩广、李良等北攻燕、常山、上党,起了

  • 黄仕简

    ?—1789清福建平和人。黄梧曾孙。雍正八年(1730)袭一等海澄公。后由总兵擢福建水师提督。乾隆四十七年(1782)以办理台湾漳、泉移民械斗案得当获嘉奖。五十二年,率兵渡台镇压林爽文起义,旋以贻误军

  • 李育

    东汉扶风漆(今陕西彬县)人,字元春。章帝时举方正,为议郎,拜博士,官至尚书令、侍中。专治《公羊春秋》,门徒数百。认为《左传》“不得圣人深意”(《后汉书·儒林列传》),于是作《难左氏义》四十一事。参与白

  • 迪田

    在今湖南湘乡市北。《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楚“马希萼又遣群蛮攻迪田,……破之,杀其镇将张延嗣”,即此。

  • 兴和

    东魏孝静帝年号(539—542)。凡四年。

  • 杨允恭

    945—1000北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乾德中,献策镇压蜀地起义,先署巡检,继补殿前承旨。太宗时,曾任江、淮、两浙都大发运使,乃合三路舟卒,自江浙运米至淮泗,转运入京师,当年上供米倍增。后为发运使

  • 解忧公主

    前121—前49西汉人。楚王刘戊之孙女。太初年间,武帝封之为公主,妻乌孙昆莫军须靡。军须靡死,从乌孙俗,嫁其弟翁归靡(号肥王)。生三男二女:长男元贵靡为乌孙昆弥;次子万年,为莎车王;三子大乐,为乌孙左

  • 即大豆,引申为豆类的总称。《诗经·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陈奂传疏:“菽,豆之大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大豆的国家,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传说后稷弃是最早种大豆的人。初为主食,为五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