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
一名范蠡城,俗称越台。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华门外雨花路西侧。《景定建康志》引《越绝书》、《金陵故事》谓周元王四年(前472)越相范蠡所筑。城北临秦淮河,周二里八十步。为今南京地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城邑。六朝时为建康城南军事要地。东晋义熙六年(410)卢循起义军至淮口,刘裕修治越城,在此屯守。
一名范蠡城,俗称越台。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华门外雨花路西侧。《景定建康志》引《越绝书》、《金陵故事》谓周元王四年(前472)越相范蠡所筑。城北临秦淮河,周二里八十步。为今南京地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城邑。六朝时为建康城南军事要地。东晋义熙六年(410)卢循起义军至淮口,刘裕修治越城,在此屯守。
西周国贵族墓地。位于陕西宝鸡市区的南部和西部。1974—1981年发掘。墓地包括茹家庄、竹园沟、纸坊头三处。共发掘墓葬二十七座、车马坑二座、马坑四座。墓作甲字形或长方形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北。山势雄峻,界连滇、蜀。明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帅师自云南曲靖循格孤山南而西北出,径捣乌撒(今威宁县)。
元代侍卫亲军指挥机构之一。秩正三品。大德七年(1303),由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分立,掌蒙古军士。置营于武清(今属天津)、新城(今河北辛集),衙司在大都(今北京)丽正门内。设都指挥使三员,副都指挥使
明代工部营缮司所辖五大材料厂。即台基厂 、黑窑厂、大木厂、琉璃厂、神木厂。
苞亦作泡(《水经注》)。在今江苏沛县西跨泡水(即丰水)上。《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魏将步尼公屯留城(今沛县东南),引兵趋苞桥,“沛县民烧苞桥,夜于林中击鼓,魏以为宋兵大至,争渡苞水
官名。隋文帝置主爵侍郎,炀帝改为主爵郎。唐武德三年(620)改主爵郎中,龙朔二年(662)改司封大夫,光宅元年(684)改司封郎中。置一员,从五品上。为尚书省吏部第二司司封司长官。掌封爵、命妇、朝会及
明卫所编制之一。由一百一十二人组成。上辖于千户所,下设总旗二人,小旗十人。每小旗率十人,每总旗统五小旗。
又名三关镇。明九边之一。初治偏头(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寻移宁武(今县)。防区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南,西起黄河,东抵太行山。境内偏头、宁武、雁门三关并列。自明中叶东胜、开平等卫内迁后,鞑靼南下,此地首当其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虎置,地位高于左、右卫将军。
地名。在今海南澄迈县老城西。北宋政和间,于澄迈置西峰寨,以阻黎人,由是道路无梗,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