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谳
官制用语。北宋淳化二年(991)置审刑院,凡具狱案牍先由大理寺断谳,然后关报审刑院,知审刑院与本院详议官根据案情写成文章,上奏皇帝。审刑院这种职能,称为详谳。
官制用语。北宋淳化二年(991)置审刑院,凡具狱案牍先由大理寺断谳,然后关报审刑院,知审刑院与本院详议官根据案情写成文章,上奏皇帝。审刑院这种职能,称为详谳。
唐、五代方镇名。见“浙江东道”。
宋代选举官员考试方式之一。京朝官、选人等愿考刑法者,由两制,刑部、大理寺主判官及各路监司奏荐,选派大理少卿或刑部郎官一员主考,试断案、刑名、《刑统》大义等各若干道,称“刑法试”。第一等授审刑院或大理寺
古代琴谱用文句详述指法,形式繁琐,使用困难。隋唐时,曹柔改用汉字减笔字型记录弹琴的指法和部位,创立减字谱。后世不断改进,比较精确,沿用至今。惟节奏不明。其符号有“、、&
557—640隋末唐初雍州万年(今陕西长安)人,俗姓杜,又称杜顺和尚。十八岁出家,先习禅法,后学《华严经》。唐太宗曾召入宫问答,赐号“帝心”,故亦称“帝心尊者”。后住终南山至相寺。提出“五教止观”说,
书名。清谭嘘云撰。上下两卷。上卷记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常熟事,下卷记太平军常熟守将钱桂仁、骆国忠降清,李秀成、谭绍光围攻常熟未克等事。有1917年刊本。收入《虞阳说苑》甲编第八册。
1761—1802清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字皋文。嘉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曾充实录馆纂修官。好《周易》、《仪礼》。《易》宗虞翻,认为惟虞翻传西汉今文孟氏《易》学,后儒罕能通之,乃著《周易虞氏义》、《周
官名。清代户部宝泉局之主官。隶户部钱法右侍郎。顺治元年(1644)设,满、汉各一人,由各部司员中保送简用,两年一更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隶度支部。
官名。春秋时鲁国置。君主近侍大臣。《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氏以公鉏为马正”,“(公鉏)又出为公左宰”。
唐诗分期名称。初见于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元、明、清学者沿用之。一般以开元、天宝时期为盛唐,亦有延至大历者。或用于唐代历史分期,时限有伸缩。参见“四唐”。
?—975五代时淮北僧人,或云江南江氏子。南唐后主时至金陵,说后主广施梵刹,又请于牛头山大起兰若,广聚僧徒,日设斋馔食。后主以为一佛出世,颇信重之。及宋师围金陵,后主召其退敌,乃登城大呼,而四面矢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