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
明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僧人。俗姓沈,名袾宏,字佛慧。十七岁为诸生,以孝友闻。三十二岁辞家祝发,云游四方。参禅徧融、笑岩于北京,与*憨山为友。宗三教合一之说。隆庆五年(1571)归杭州梵村,结茅云栖,兴建寺院,说法授徒。首倡毗尼以立基本,单提念佛以奉净土,四方信徒云集。著有《西方发愿文》、《禅关策进》、《四十八问答》等,后人辑为《云栖法汇》。
明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僧人。俗姓沈,名袾宏,字佛慧。十七岁为诸生,以孝友闻。三十二岁辞家祝发,云游四方。参禅徧融、笑岩于北京,与*憨山为友。宗三教合一之说。隆庆五年(1571)归杭州梵村,结茅云栖,兴建寺院,说法授徒。首倡毗尼以立基本,单提念佛以奉净土,四方信徒云集。著有《西方发愿文》、《禅关策进》、《四十八问答》等,后人辑为《云栖法汇》。
夏至日。参见“南至”。
官名。明永乐五年(1407)于四夷馆置。选国子监生充任,掌翻译各国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宣德后兼选官民子弟充任。经考试,通译者与官,不通者黜退。明初与乡、会试额科甲一体出身。后止为杂流。在馆者,升转皆为
即“待阙”。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唐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1852—1912清满洲镶红旗人,他塔拉氏,字伯愚,号公颖,一字廓轩,晚号迂安,自号穷塞主。瑾妃、珍妃之兄。光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与黄体芳、盛昱等数上书言事。累迁詹事,擢礼部右侍郎。中日甲午战争
唐时西洱河(今云南洱海)地区人。有胆略。时西洱河有巨蟒为害,吞啖人畜。他缚刃入水赴蟒,蟒吞之,俱死。南诏国王劝利建灵塔祀之。
辽太宗置。治双城(今铁岭县西)。辖境相当今辽宁法库县东南和铁岭县西部地。属东京道。金皇统三年(1143)并入沈州。
?—1671清陕西长安人,字翀天。顺治武进士。曾任宁波副将,后擢苏松总兵,屯崇明岛。顺治十六年(1659)率部大败郑成功军于江宁。后为江南提督。
一作段正明。宋时大理国主。段思廉孙。白蛮(白族)。宋元丰四年(1081)即位。绍圣元年(1094)其臣高升泰篡位,被废,入寺为僧。在位十三年。段氏大理国自段思平建立,传十四世至政明,历一百五十八年。此
1288—1343元兴化莆田(今属福建)人,字众仲。为闽海儒学官,被延至京师馆中。平章赵世延荐为国子助教。元统初,出为江浙儒学副提举;至元中,除应奉翰林文字,迁国子监丞。有《安雅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