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孟冲
唐东蛮勿邓(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部人。原系勿邓部中孟蛮首领,勿邓大鬼主、邛部团练使、长川郡公苴蒿死后,子苴骠离幼,他为大鬼主。后南诏攻破嶲州(治今四川西昌),勿邓依附于南诏。德宗贞元四年(788),唐朝逐渐恢复对嶲州的统治,受封为怀化郡王。八年西川节度使韦皋因他潜通吐蕃,隔绝唐与南诏通路,乃遣东蛮三部落总管苏嵬将兵至琵琶川,执而数其罪杀之,分其族为六部。
唐东蛮勿邓(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部人。原系勿邓部中孟蛮首领,勿邓大鬼主、邛部团练使、长川郡公苴蒿死后,子苴骠离幼,他为大鬼主。后南诏攻破嶲州(治今四川西昌),勿邓依附于南诏。德宗贞元四年(788),唐朝逐渐恢复对嶲州的统治,受封为怀化郡王。八年西川节度使韦皋因他潜通吐蕃,隔绝唐与南诏通路,乃遣东蛮三部落总管苏嵬将兵至琵琶川,执而数其罪杀之,分其族为六部。
?—764唐博州(治今山东聊城东北)人,字从周。少师事吴兢。好读王霸大略。天宝末,官左拾遗,徒步扈从玄宗入蜀。肃宗即位,奉命至凤翔,奏议多有补益,任谏议大夫。寻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肃宗信佛,令僧数百
?—1402明扬州泰兴(今属江苏)人,一作大芳,名浦,以字行。博学能诗文,洪武中为淮南学官,擢秦府长史。尊崇汉董仲舒,题王府堂额曰“希董”。建文初,擢副都御史。成祖即位被杀。著有《希董集》。
本战国韩都,秦置县。治今河南禹州市。秦、汉为颍川郡治,西晋、北魏属河南郡,东魏、北齐、北周为阳翟郡治,隋先后属许州、襄城郡,唐、五代先后属嵩州、洛州、许州,北宋属颍昌府,金、元为钧州治,明洪武初废入钧
古代对未到纳税服役年龄男、女之称谓。亦有专指未成年男子者。未成丁之年龄,历代不同,汉初曾定二十三岁为成年,后多为二十岁。清代规定,男子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人丁,十六岁以下为未成丁,不缴纳丁银,不承担徭役,
书名。清阮元主编。为清初迄乾嘉间经学著作之选辑。由严杰于道光九年(1829)刻竣。计经学著作七十四家,一百八十余种,一千四百卷。版藏广州学海堂侧之文澜阁,故又名《学海堂经解》。咸丰七年(1857)版毁
?—1521又作朱宁。明陕西镇安(今柞水北)人。初为太监钱能家奴,冒其姓。能死,推恩家人,授锦衣百户。正德初,曲事刘瑾,升千户。复得幸于武宗,赐姓朱。累迁至左都督,掌锦衣卫事,权势与东厂齐。后以交结宁
?—1292元回回人。赛典赤长子。随父镇云南,任云南诸路宣慰使都元帅。率蒙古、爨、僰、摩些军侵金齿、蒲骠、曲腊、缅等部,先后招降三百余寨,定赋税,设驿站。至元十七年(1280),任云南行省左丞,后升右
即“纥石烈执中”。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始立运粮提举司。仁宗延祐四年(1317)改此名。属兵部。掌大都与上都间陆运粮斛事。置提举二员,从五品,另设副提举、吏目、司吏、委差等。辖海王庄、七里庄、魏家庄、腊八
中国或汉族的别称。七至十四世纪流行于西域、漠北各地。有大魏、拓跋氏、唐家、唐家子、敦煌等词音译或音变诸说。其原始含义为何,迄今尚未解决。六世纪末东罗马载籍中作“Tau-gast”,八世纪突厥文碑作“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