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又称锸。一种水田整地农具。至迟宋代已使用。据《王祯农书》载:高约三尺,宽为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齿比耙齿长而密,使用时两手扶耖,前面用畜力牵引用于水田耕耙之后,能把土块破碎,使泥浆混和软熟平整,适于插秧。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犁之然后耙之,耙之然后耖之,耖之然后耢之。”其使用标志着南方水田稻作农业耕耙耖技术体系的成熟。

猜你喜欢

  • 振武

    唐方镇名。乾元元年(758)置振武节度押蕃落使。治单于都护府(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领单于、镇北都护府及麟、胜二州。广德二年(764)并入朔方节度使。大历十四年(779)复置。增领绥、银二州及东

  • 司马腾

    ?—307晋宗室。字元迈。司马懿从孙。晋初封东嬴公,官并州刺史。八王之乱,成都王颖劫惠帝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他与幽州刺史王浚联兵攻邺,逼颖挟惠帝归洛阳。进位安北将军,爵东燕王。永嘉元年(307)迁

  • 易服

    清初五大弊政之一。满族章服是缨帽箭衣,明朝衣冠是方巾大袖。顺治二年(1645)定,汉族官民衣冠,一律采用清制,违者严惩,激起了多次反清斗争。

  • 古代交往礼之一。《说文解字》:“吊,问终也。”是慰问死者家属和遭遇不幸的人的礼俗。吊最初是人死后恐鸟兽伤害尸体,由众持弓挟弹为死者护尸。后引申为祭奠死者,慰问死者家属。吊者穿吊服,致吊辞。别国遭灾,也

  • 阿拉沟竖穴木椁墓

    约战国至西汉时期少数民族墓群。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矿区阿拉沟河谷西岸。早年皆被盗,1976—1977年发掘清理。均长方形竖穴,东西向,最大墓长6.56米,宽4.22米,深7.1米。墓葬地表原有块石封

  • 白话新报

    报纸名。清宣统三年(1911)闰六月在汉口创刊。日报。余慈舫经理。抨击时政、言论激烈,曾刊载《陆军痛》、《大江报被封一月之哀辞》等文,一度被封禁。

  • 钱帛案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属三司度支部,由本部都孔目官以下领之。掌军中春冬衣、百官俸禄、左藏钱帛及香药榷易等事务。元丰改制罢。

  • 世庙识余录

    余(餘)书名。明徐学谟撰。二十六卷。万历十一年(1583)成书。记世宗一朝史事。作者任礼部祠祭司郎中时,经常出入西苑万寿宫,参与奏对,了解世宗起居,又多方采摭故老之言,对《世宗实录》多所驳正,对一些人

  • 宁西将军

    官名。(1)十六国前赵刘曜置,以授苻洪,统率氐人。后赵及北魏沿置。(2)南朝梁天监七年(508)置,四宁将军之一,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地位相当于镇西将军。

  • 冯自由

    1882—1958广东南海人,原名懋龙,字建华。出身日本华侨家庭。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横滨加入兴中会。二十四年创办《开智录》半月刊。二十八年参加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与“青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