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
陶器名。其烧造始于宋代,明中期起盛行。产地在今江苏宜兴丁蜀镇,故亦称宜兴紫砂。是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烧制成的无釉细陶器。其制造完全以手工成型,表面砾光后烧造,不施釉。因原料紫泥中含铁量较高,故烧成后呈紫褐、淡黄或红褐色。主要作茶壶,还盛行雕塑和制作其他工艺品。紫砂陶为中国独特传统工艺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陶器名。其烧造始于宋代,明中期起盛行。产地在今江苏宜兴丁蜀镇,故亦称宜兴紫砂。是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烧制成的无釉细陶器。其制造完全以手工成型,表面砾光后烧造,不施釉。因原料紫泥中含铁量较高,故烧成后呈紫褐、淡黄或红褐色。主要作茶壶,还盛行雕塑和制作其他工艺品。紫砂陶为中国独特传统工艺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南朝齐丹阳建康(今江苏南京)人。以出自武吏,向宋武帝乞作士大夫,帝曰此事由江作主,乃诣,登榻坐定,命左右
官名。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由永巷令改名。隶少府,有八丞。掌后宫宫女及供御杂务,管理宫中诏狱,由宦者充任,侍从皇帝左右,权势颇重。属官有掖庭户卫、掖庭狱丞、少内啬夫、暴室丞、暴室啬夫等。东汉沿置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宣统三年(1911)由军学司改设。职掌不变,辖教育、步队、马队、炮队、工程队、辎重队六科。置处长一人主其事,下设副官一人,科长六人,科员三十四人,编辑员九人,绘图员一人,录
?—470北魏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字景文。李顺长子。太武帝时为中散大夫,与博士李訢等并参机密。文成帝时授秘书下大夫,累迁中书监,袭爵高平公。朝政大议,事无不关。弟奕有宠于文明太后。中秘书李訢上奏
官署名。北宋初置中书门下于禁中,俗称中书门下内省。设于皇城外的中书省与门下省,遂被称为中书门下外省。元丰改制后,为中书外省与门下外省的合称。
?—1871清贵州清平(今凯里)人,本名顾馥春,小名岩,因入哥老会称号大五,故名。咸丰五年(1855)聚众起义,与杨隆喜所率号军配合作战,沿用黄色旗号,称黄号军。部众苗汉杂半,并有布依族参加。擅长游击
?—926五代时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人。少为吏,善聚敛理财。后唐庄宗与后梁争霸相战,他调发供给,助庄宗成帝业。任租庸使,专以聚敛为事,封闭山谷径路,禁止行人以收商旅之税,更制括田竿尺,削减百官俸钱,罢
1037—1094北宋偃师(今河南偃师东南)人,字公掞。少从学于胡瑗、孙复。嘉祐进士,调万年主簿,历知数县,辟庆州判官。熙宁末以言新法不便,为签书河阳判官。哲宗即位,司马光荐为左正言,请罢提举常平司及
1702—1768法国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清乾隆三年(1738)来华,充内廷画师。后死于北京。善画马和人物,作品有《十骏图》等,并曾与郎世宁、艾启蒙和安德义(Joannes Damasenus S
①官名。单于本是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十六国时期为各少数民族统治者沿用。除用于称最高统治者外,主要指政权中管理汉族以外少数民族事务的最高长官,多由该政权的皇位继承人或其宠信之子、大臣出任,并由出身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