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中国伦理范畴之一。原指敬神或表示敬意而举行的仪式。始见于卜辞,作豐,为行礼之器,即用器皿盛双玉以作供奉,表示对上帝或先祖的敬重。《尚书·君奭》:“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意谓殷礼能同上天参配,所以享国久长。西周时,强调“为礼卒于无别,无别不可谓礼”(《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遂将“”推演为区别贵贱亲疏的行为规范和等级名分制度,而有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之说。孔子推崇周礼,主张“齐之以礼”(《论语·为政》),朱熹注:“礼,谓制度品节也。”要求以周礼统一人们之视、听、言、动。老子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对“”持批判态度。战国时,荀子将“”之内涵予以扩大,谓其“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提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给礼赋予法的含义,主张礼与法相结合。汉代《白虎通》将礼规定为“五常”之一,成为当代和后世推行教化的重要内容,称“礼教”。北宋李觏提出“夫礼,人道之准,世教之主也”(《直讲李先生文集·礼论第一》)。理学家以“”为“天理”之表现形式,朱熹称:“礼谓之天理之节文者,盖天下皆有当然之理,但此理无形无影,故作此礼文画出一个天理与人看,教有规矩,可以凭据,故谓之天理之节文”(《朱子语类》卷四十二)。认为守“”即是循天理,失礼即是违背天理。

猜你喜欢

  • 咸补海

    又译俺巴孩。蒙古泰赤乌部首领。与成吉思汗曾祖葛不律为族兄弟,始以泰赤乌为氏。继葛不律之后被选为蒙古诸部联盟首领。因求婚于塔塔儿部,被塔塔儿人执送金朝处死。

  • 哈实哈儿

    见“疏勒”。

  • 金国琛

    1822—1879清江苏江阴人,字逸亭。附贡生。咸丰五年(1855)投赴湘军罗泽南部,从战赣、鄂,擢知县。李续宾接统罗军后使总理营务,率军攻下湖口等地,晋同知直隶州。八年,随部攻下九江,入皖攻夺太湖、

  • 侯家庄西北冈大墓

    商代晚期诸王和贵族墓葬。整个墓地在安阳殷墟洹河北的武官村、侯家庄西北冈与前小营村之间。自1934年起先后共发现和发掘大墓十三座和上千座小墓,其中还有排葬坑。墓地分东西两区,相距约一百米。西区大墓八座,

  • 县工

    官署名。主管官营手工业机构。《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县工新献,殿,貲啬夫一甲。”

  • 咸阳官

    秦国宫名。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即在渭水北岸仿六国式样广筑宫室,后又作离宫于渭水南北,以象天宫。渭水南为兴乐宫,北为咸阳宫。咸阳宫因北陵为殿,端门四达,穷极奢侈。时咸阳北至九嵕、甘泉,南至户、杜,东达于河

  • 张文瓘

    606—678唐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字稚圭。原籍贝州武城(今河北清河东北)。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举明经,补并州参军,为长史李勣所重。历水部员外郎、东西台舍人。乾封二年(667),擢东台

  • 建明

    年号。(1)西燕慕容��年号(386)。(2)北魏时吕荀儿年号(506)。(3)北魏长广王元晔年号(530—531)凡二年。

  • 通漕类编

    书名。明王在晋撰。九卷。分漕运、河渠,附以海运、海道。资料大抵搜自官府册籍,未加考订。其中亦有不切实用者。然所保存之原始材料,足资参考。

  • 猗觉寮杂记

    书名。宋朱翌撰。二卷。翌字仲新,舒州(今安徽安庆)人。政和进士。南渡后官中书舍人。上卷为诗话,皆考证典故而不作评论。下卷杂论文章史事。引证颇为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