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马五脏法
畜牧学名词。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相结合之相马术。《齐民要术·相马五脏法》提出,如“肺欲得大,鼻大则肺大,肺大则能奔”。这种鉴定技术已掌握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之有机联系,了解外形是内部器官之外部表现,并反映出生理机能特点与役使能力。
畜牧学名词。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相结合之相马术。《齐民要术·相马五脏法》提出,如“肺欲得大,鼻大则肺大,肺大则能奔”。这种鉴定技术已掌握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之有机联系,了解外形是内部器官之外部表现,并反映出生理机能特点与役使能力。
书名。北宋惟白撰。三十卷。成书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佛教著作,旨在续道原《景德传灯录》,故名。
①初为君王辅政大臣如相国、相邦、丞相等官的泛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秦汉以来成为对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综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其具体职名、职权范围因时因人而异,历朝各有不同。秦、西汉以相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北京设立。学制原定三年,三十二年,学部要求照新章中学五年毕业办理,延长学制二年。旋用御史徐定超议,改为京师专门医学堂,中西医学分科肄习,培养新式医学人才。
即“马可古儿吉思”。
唐汴州城(今河南开封市)南门,因南通尉氏县而名。《资治通鉴》:唐中和四年(884),朱温围李克用于汴州城内上源驿,“李克用登尉氏门,缒城得出”,即此。
见“拣中禁兵”。
官署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为六府之首。以大冢宰卿为长官,设小冢宰上大夫、天官府都上士佐其职,掌管宫廷供奉、侍御、警卫及全国财政收支、赋役调发、百官俸给等事务。在下“五府总于天官之诏”
宋代同知枢密院事的简称。
书名。清洪颐煊撰。上下两卷。嘉庆五年(1800)颐煊就学杭州诂经精舍,受其师孙星衍嘱托,重校《竹书纪年》。颐煊认为今本《竹书纪年》虽经后人变改,残缺失次,但非伪书可比,因仍取今本,历证群书所引,订正于
亦译鄂诺河、俄侬河、敖嫩河。黑龙江上源之一。源出蒙古国肯特山,流入俄罗斯境内为鄂嫩河,下游为石勒喀河。十世纪后,斡难河源为蒙古族世居之地,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