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龙
北魏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晋尚书仆射王愉之孙。晋元兴三年(404),全家被徐州刺史刘裕所杀,他独为人所匿得免,乃逃江陵,入后秦。泰常二年(417)投北魏。拜洛城镇将。娶崔浩弟恬女。授南蛮校尉、安南大将军左长史。以在滑台(今河南滑县东滑县城)击退宋军有功,授龙骧将军,拜荥阳太守。在郡十年,农战并修,边民归附者万余家。太平真君元年(440),拜虎牢镇都副将,途中卒。
北魏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晋尚书仆射王愉之孙。晋元兴三年(404),全家被徐州刺史刘裕所杀,他独为人所匿得免,乃逃江陵,入后秦。泰常二年(417)投北魏。拜洛城镇将。娶崔浩弟恬女。授南蛮校尉、安南大将军左长史。以在滑台(今河南滑县东滑县城)击退宋军有功,授龙骧将军,拜荥阳太守。在郡十年,农战并修,边民归附者万余家。太平真君元年(440),拜虎牢镇都副将,途中卒。
宋统称节度使与观察使为两使,有节度观察留后为武臣迁转之阶。政和七年(1117),改名承宣使。
元乌思藏宣慰司所辖地方。据《元史·百官志》,元于此置千户四员。五世达赖《西藏王臣记》记乌思藏十三万户中有Thang-Po-Che万户,疑即此万户。今西藏穷结县西有地名Thang-Po-Che,或即其地
1580—1615清太祖长子。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随叔巴雅喇统兵攻安楚拉库路,赐号洪巴图鲁,封多罗贝勒。三十五年偕叔舒尔哈齐及弟代善,击败乌拉兵,再赐号阿尔哈图图门(意为广略)。四十年委以治国重
①唐代设在都城、陪都的馆驿。《资治通鉴》:乾宁二年(895),“王行瑜等杀韦昭度、李谿于都亭驿。”此在长安城内。《旧唐书·吕元膺传》:元膺为东都留守,“留守防御将二人,都亭驿卒五人”。此在东都洛阳城内
书名。清末熊元锷(季廉)编。四册。收录严复译著共五篇,反映了戊戌维新运动时期作者的变法思想。有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南昌读有用书斋校印本。
汉代铸币。铜质。始铸于文帝五年(前175)。钱文曰“半两”,实重四铢,又名“四铢半两”。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废,改行三铢钱。五年废三铢钱,复行四铢钱。元狩五年(前118)终被五铢钱取代。四铢钱
书名。清李鸿章著,吴汝纶编。一百六十六卷。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三十四年刊行。包括卷首一卷、奏稿八十卷、朋僚函稿二十卷、译署函稿二十卷、蚕池教堂函稿一卷、海军函稿四卷、电稿四十卷。内容自同治元年(
手掷暗器。有三棱刺、峨眉刺等。三棱刺形似镖,中粗而两头尖锐,如橄榄形。峨眉刺浑圆无棱,长六七寸,重约六七两,以十二枝为一排,放于刺袋,斜背于身。亦有长大者,一对约重三斤,中有活络环,可贯于指以手握之,
朝服冠戴。历代制度沿革不同,如玄冠、通天冠、梁冠等名称。清代则为朝会、祭祀大典所戴桂冠的专称。冠胎高耸,略呈圆锥形,上有顶珠为饰,乃最尊之礼冠。冬称暖帽,夏称凉帽。有帝后之冠与品官之冠。皇冠顶金龙三层
南诏大义宁国肃恭帝杨干真年号(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