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感
唐人。著有《尚书纠缪》、《姓氏实论》。皆佚。
唐人。著有《尚书纠缪》、《姓氏实论》。皆佚。
隋人。炀帝时,任屯田主事。大业三年(607),与王君政出使赤土(在今半岛马来西亚的吉打和其北部地区,或说在今巨港、马六甲等),赤土王遣使迎至都城。又派王子那邪加随贡方物六年春,朝炀帝于弘农,授秉义尉。
生物术语。《周礼·地官·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植物宜皁物;二曰川泽,……其植物宜膏物;三曰丘陵,……其植物宜覈物;四曰坟衍,……其植物宜荚物;五曰原隰,……其植物宜丛物。
见“开国侯”。
官名。西周置。内史类史官。掌册命礼仪。《伊簋铭》:“王乎(呼)命尹封册命伊。”
管形火器。明戚继光据大样佛郎机改良而成。主要将其身管加长,加厚,载于两轮炮车上,发射时去掉两轮,以内实棉絮之铁筒置于炮后,以防后坐。
唐乾封后,武后以修撰为名,引文学儒臣径由北门入禁中,密令参议朝政,处理百司表疏,以分宰相之权,时称“北门学上”。知名者有元万顷、刘祎之、苗神客、胡楚宾等,以范履冰、周思茂最蒙亲遇。政事损益,多所参与。
见“白叠子”。
官署名。隋代改太史曹置,设令、丞为长贰,下设司历、监候等官属,并有历、天文、漏刻、视祲博士及生员等,隶秘书省。大业三年(607)改称太史监。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仍以令、丞为长贰。龙朔二年(662
?—1717清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字凯功,号惟实居士。明珠次子。康熙三十五年(1696)由二等侍卫授侍读,四十一年晋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五十一年迁左都御史。以曾倡举允禩为太子,被世宗斥为允禩党
又名交床、绳床、逍遥座。一种能折叠能挂的轻便坐具。古代西北少数民族有此物。汉代传入中原。先流行于宫廷,《风俗通》:东汉“灵帝好胡床”。西晋泰始后方广泛流行,裴潜、谢万、庾亮、戴渊、桓伊等人皆酷爱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