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潇湘图

潇湘图

画名。五代南唐董源绘。绢本,高50厘米,长141厘米。绢地细密,保存完好。画江南山水,以花青运墨。长山复岭,饶有平淡幽深之趣。苔点成树,颇有葱茏苍翠之感。平远山峰,全用淡墨点子皴,浮涌隐现,用笔有力。设色人物高不足一寸,神态逼真,跃然纸上。开卷即见沙碛平坡,有二红衣女,其一提箧回顾。沙滩五人击鼓奏乐。江面一船驶近岸边,船中央一人红袍端坐,一人擎伞盖,一人侍立,前面一人作奏事状。船头一人横篙,船尾一人摇橹。江面远处小舟六只,往来行驶。后段画远山茂林,芦汀沙坡。坡边有张网者十人。再左一小舟,有一人摇橹,一人持网。景与情皆江南风韵。《宣和画谱》录有画名,却无具体记述,明董其昌定此画名。现藏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 脱欢帖木儿

    ?—1437明哈密王。*兔力帖木儿弟。宣德三年(1428),受明封为忠义王,与卜答失里同理国事。

  • 黎州

    北周天和三年(568)置。寻废。武周大足元年(701)分雅、巂二州复置。天宝元年(742)改为洪源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黎州。治汉源县(今汉源县西北。明废入州)。辖大渡河两岸三县十一城,相当今四川

  • 平阳府

    北宋政和六年(1116)升晋州置。属河东路。治临汾县(今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洪洞、浮山、霍州、汾西、安泽等市、县地。产矾,置炼矾、矾山两务。金天会至兴定间为河东南路治。元初改为平阳路。大德时改为

  • 王武

    1632—1690清江苏吴县人,字勤中,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以诸生入太学,不屑意举子业。精鉴赏,富收藏,多为宋、元、明诸大家名迹。临摹鉴赏,功力深厚,多得其法。所作花鸟,颇富生趣。

  • 普通

    南朝梁武帝年号(520—527)。凡八年。

  • 考授

    清代官缺补授方法之一。即经过考试后方可补授。京官司员以下,除留授、调授、拣授、选授外,特殊者考授。如国子监助教、翰林院孔目、笔帖式等,由部派大臣考试,拟正陪交部引见。

  • 洪台吉

    即“皇太极”。

  • 章台

    ①秦离宫台名。《史记·秦始皇本纪》:“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②汉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在长安中。”又引臣瓒曰:“在章台下街也。”

  • 向导处

    官署名。清代为皇帝出巡作前导准备的机构。初无职名。皇帝出巡前,向导官率所属人员先行,详察路径,通桥梁、平险阻,计途程远近奏报。皇帝出巡时,则作前导。乾隆二十九年(1764)正式设署,四十二年以后始有“

  • 守纯

    即“完颜守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