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海军

海军

①清末新式军种。试建于同治二年(1863),时清廷委托英人李泰国在英国购置大小兵舰七艘、趸船一艘,拟派巡湖营总兵蔡国祥为统带,每船酌留洋员任司舵、司火,后遭李泰国破坏,遂将舰队遣散。六年丁日昌创议建立北、中、南三洋轮船水师,各设提督一人。北洋提督驻大沽,管辖直隶(今河北)、盛京(今辽宁)、山东各海口。中洋提督驻吴淞口,管辖江苏、浙江各海口。南洋提督驻厦门,管辖福建、广东各海口。光绪元年(1875)正式筹建南洋、北洋、闽粤三洋海军;十年初具规模,共有舰只四十三艘,总计四万二千一百二十四吨。同年南洋海军遭法国舰队偷袭而全军覆没。次年设立海军衙门,总管海军与海防事宜,扩大北洋海军规模,军港、船坞、炮台、水师学堂相继建成,设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经制外委等官。十四年,北洋舰队成军,共有军舰二十五艘,官兵四千余人。其中镇远、定远二铁甲舰,排水量各七千三百三十五吨,在亚洲无与伦比。是为清海军实力最强之时。二十一年北洋海军覆灭于威海。二十四年拨专款以振兴海军。三十三年设海军处附于陆军部内。宣统元年(1909)设海军事务处,设参赞及八司,统一南北各舰队为巡洋舰队及长江舰队。二年冬,改海军事务处为海军部,定九级官制。武昌起义后,江海各兵舰悉附民军。②杂志名。清宣统元年四月十四日(1909.6.1)在日本东京创刊。季刊。留日海军学生组织海军编译社主办。“以讨论振兴海军方法,普及国民海上知识为宗旨”。专刊有关海军军事论说、历史、地理、学术、小说、海事新闻等内容。已知发行两期,停刊时间不详。

猜你喜欢

  • 耶律雅里

    1094—1123辽天祚帝第二子,字撒鸾。七岁封梁王。保大三年(1123)四月,被金兵围困于青塚(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郊昭君墓),为太保特母哥挟护逃出,扈从者千余人,至云内州(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古城)

  • 北部帅

    官名。东汉建安中曹操置,三国魏沿置。时分入居塞内的南匈奴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各部立其贵者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魏末改名北部都尉。一说西晋太康中改。

  • 罗后

    西夏仁宗皇后。汉人,姓罗氏,失名。陷没于夏,仁宗纳为后。生子纯祐(桓宗)。仁宗死,纯祐立。天庆十三年(1206),与镇夷郡王安全(仁宗侄)废纯祐,奉表于金,请立安全。金册封安全为夏国王。

  • 童子科

    选举制度。唐代始设,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全通者授官,通七者授出身。应试者由本贯申送礼部,同明经举人之例,考试讫奏闻。宋沿置,十五岁以下能通经赋诗者,州举送朝廷,先由国子监验

  • 微子开

    即微子启。汉人避景帝刘启名讳,以开代启。

  • 孔广森

    1752-1786清山东曲阜人,字众仲,一字㧑约,号顨轩。 名所居曰仪郑堂。乾隆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曾受业于戴震、姚鼐。通经史、小学。长于《三礼》及《公羊春秋》。著《春秋公羊通义》,不专

  • 御(禦)夷府

    地方行政机构。与府级行政机构同。明代,隶云南承宣布政使司之御夷府二:建文三年(1401),置孟定御夷府,领耿马安抚使司一,授土官罕氏为世袭土知府;永乐三年(1405),置孟艮御夷府(今在缅甸),封土官

  • 攸县

    西汉置。治今湖南攸县东北。以北带攸水得名。南朝梁、陈间改为攸水县。隋开皇九年(589)并入湘潭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五代楚移今治。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州。明洪武三年(1370)又降为县。

  • 准夫

    官名。又称准人。西周置,主狱讼刑罚。《尚书·周书·立政》:“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参见“准人”。

  • 历代纪元韵览

    历(歷)书名。清章学诚撰。五卷。前有《纪元年表》不分卷。纪元上起秦始皇十年(前237),下迄嘉庆。将历代纪元依韵编次,而于帝王之名字、即位年月、卒年若干岁、在位若干年、改元若干次,俱载于某帝第一次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