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顺
隋末唐初雍州万年(今陕西长安)人,俗姓杜,又称杜顺和尚。十八岁出家,先习禅法,后学《华严经》。唐太宗曾召入宫问答,赐号“帝心”,故亦称“帝心尊者”。后住终南山至相寺。提出“五教止观”说,以《华严》为最高的“一乘圆教”经典。认为“心真如门是理,心生灭门是事”(《华严五教止观》),理事“空有无二,自在圆融,隐显不同,竟无障碍”(同上),为法藏等创建华严宗提供了思想资料,被推崇为华严宗“初祖”。相传著有《华严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但有疑者。著名弟子有智俨等。
隋末唐初雍州万年(今陕西长安)人,俗姓杜,又称杜顺和尚。十八岁出家,先习禅法,后学《华严经》。唐太宗曾召入宫问答,赐号“帝心”,故亦称“帝心尊者”。后住终南山至相寺。提出“五教止观”说,以《华严》为最高的“一乘圆教”经典。认为“心真如门是理,心生灭门是事”(《华严五教止观》),理事“空有无二,自在圆融,隐显不同,竟无障碍”(同上),为法藏等创建华严宗提供了思想资料,被推崇为华严宗“初祖”。相传著有《华严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但有疑者。著名弟子有智俨等。
北宋崇宁五年(1106)升邵州武冈县置。治武冈县(今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武冈、洞口、新宁、城步、通道、绥宁、邵阳等市、县地。属荆湖南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武冈路。
即薛己所著校诸医书汇编。包括《内科摘要》两卷、《女科撮要》两卷、《外科发挥》八卷、《外科心法》七卷、《外科枢要》四卷、《正体类要》两卷、《口齿类要》一卷、《疠疡机要》三卷、《外科经验方》一卷,校注陈自
亦称官女子。清代宫女之通称。其派拨在王府等处充使者,称“家下女子”。
?—1427明安庆怀宁(今属安徽)人,字子渐。洪武时袭父职为燕山护卫百户。燕王起兵时归附,转战有功,累升左军都督佥事。永乐六年(1408)以从征交阯功封安远伯。屡从成祖北征,进侯。十八年,奉命镇压山东
阶官名。金太医二十五阶中第二十三阶,秩正九品下。元沿置。
佛教法相宗大乘有宗认识学说。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约1140宋相州(治今河南安阳)人,字公美。绍圣进士。累迁知沧州。金人南下,他尽杀郡中侨寓燕人。建炎元年(1127),为北京留守。二年,代宗泽为东京留守兼开封尹。抚御无方,人心疑阻,两河忠义之士相
?—1890清安徽望江人,字豹臣。咸丰进士。以主事签分刑部。咸丰十一年(1861)从河南巡抚严树森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同治十一年(1872)授湖北荆州府知府,兴筑长达二百里的万城大堤,为下游数十州县屏障
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南三道关。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努尔哈赤入此攻清河;次年,明大征努尔哈赤,右侧中路兵亦出此。
?—前284战国时齐国国君。公元前300—前284年在位。“湣”或作“泯”、“愍”、“闵”。田氏,名地(一作遂)。齐宣王田辟疆之子。任用田文(孟尝君)为相,匡章、司马穰苴等人为将。曾联合韩、魏,大败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