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辽
北宋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叡达。以兄任入官,监寿州酒税。熙宁间,历审官西院主簿、监明州市舶司及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因事下狱,流永州,徙池州,筑室齐山,名“云巢”,杜门不出。长于诗文,尤善书法,楷、行俱佳,为王安石、曾布所称。与兄遘、从叔括,称沈氏三先生。著有《云巢编》。
北宋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叡达。以兄任入官,监寿州酒税。熙宁间,历审官西院主簿、监明州市舶司及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因事下狱,流永州,徙池州,筑室齐山,名“云巢”,杜门不出。长于诗文,尤善书法,楷、行俱佳,为王安石、曾布所称。与兄遘、从叔括,称沈氏三先生。著有《云巢编》。
见“八纲”。
宋代皇帝子孙读书处。大中祥符八年(1015),仁宗为太子时建立。有直讲、翊善等官,都由儒臣担任。元丰八年(1085),哲宗初开讲筵时,曾命讲读官在资善堂讲读。南宋初,宰相赵鼎奉命在宫门内建造书院,绍兴
西汉置。治今湖北公安县西南。属武陵郡。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封吕蒙为孱陵侯于此。西晋仍为县,属南平郡。永嘉六年(312),荆州刺史王澄自江陵徙治此县。南朝齐为南平郡治。隋开皇九年(589)省
亦作花脚蛮。唐代至元代时分布于今云南西南部。因于踝上腓下刺纹而得名。为今傣族先民之一。
又称散屐。木板鞋。底部可随意配一齿或二齿,便于上山、下山。与履、舄、长靿同为汉魏六朝常著之物。晋太康前妇女之屐头圆,男子之屐头方;太康后趋向一致。晋阮孚性好屐,每自蜡之
540—?北朝时南阳淯阳(今河南南阳南)人,字承业。少好学,不拘章句。初仕梁。承圣三年(554),江陵(今湖北荆州)为西魏所破,籍没长安,为人傭保多年。北周天和初,为柱国府记室参军,寻为露门学士。周武
本明安隆长官司,清康熙五年(1666)改流置。治今广西隆林县西,寻移治今县治。属思恩府。雍正五年(1727)升为直隶州。属广西省。八年降属泗城府。辖境相当今隆林县地。1912年改置西隆县。1951年与
官名。东汉建安十八年(213)曹操分魏郡置,与郡守同为五品。并置则都尉管军,而郡守管民;单置则军民并管。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221)改东部为阳平郡,属司州。
学校名。清光绪十三年(1887)六月,两广总督张之洞在黄埔博学馆旧址开办。水、陆师各招收七十名学生入学肄业:由旧博学馆学生中挑选三十名称内学生;从军营中挑选二十名为营学生;考收二十名十六岁至三十岁的文
书名。清杜臻撰。一卷。有《学海类编》刻本。该书是概述清代海疆地理、防御战略的著作。书内按地域分为广东、福建、浙江、江南、江北、登莱、沿海全境等七部分,扼要地介绍各地沿岸地形地貌、近海岛屿、海防历史,以